| 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9-12页 |
| 1.2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 1.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5页 |
| 1.5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第15-17页 |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7-25页 |
| 2.1 相关概念 | 第17-19页 |
| 2.2 城市土地整治/市地重划模式研究 | 第19-20页 |
| 2.3 城市土地整治/市地重划效益研究 | 第20-22页 |
| 2.4 城市土地整治/市地重划研究进展 | 第22页 |
| 2.5 综合评述 | 第22-25页 |
| 第3章 台湾地区市地重划的制度建设 | 第25-41页 |
| 3.1 台湾地区市地重划法律制度沿革 | 第25-27页 |
| 3.2 台湾地区市地重划政策演进与阶段特征 | 第27-28页 |
| 3.3 台湾地区市地重划实施特点 | 第28-30页 |
| 3.4 台湾地区市地重划组织框架与实施原则 | 第30-32页 |
| 3.5 台湾地区市地重划作业程序 | 第32-35页 |
| 3.6 台湾地区市地重划负担与政策奖励 | 第35-37页 |
| 3.7 台湾市地重划与大陆城市土地整治制度比较 | 第37-39页 |
| 3.8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 第4章 台湾地区市地重划影响因素与评价体系构建 | 第41-51页 |
| 4.1 市地重划目标 | 第41-43页 |
| 4.2 市地重划影响因素 | 第43-45页 |
| 4.3 指标体系构建 | 第45-47页 |
| 4.4 评价方法及模型 | 第47-48页 |
| 4.5 台湾地区市地重划和大陆城市土地整治目标对比 | 第48-51页 |
| 第5章 台湾地区不同市地重划模式的实施效益评价 | 第51-77页 |
| 5.1 开发模式及特点 | 第51-52页 |
| 5.2 政府主导型(公办)市地重划效益评价 | 第52-59页 |
| 5.3 土地所有权人主导型(自办)市地重划效益评价 | 第59-66页 |
| 5.4 政府与土地所有权人主导型(公私合办)市地重划效益评价 | 第66-73页 |
| 5.5 台湾地区市地重划不同开发模式比较 | 第73-75页 |
| 5.6 台湾地区市地重划和大陆城市土地整治开发模式比较及小结 | 第75-77页 |
| 第6章 台湾市地重划对大陆城市土地整治的启示 | 第77-85页 |
| 6.1 优化政府参与城市土地整治的方式 | 第77-78页 |
| 6.2 探索城市土地整治中的自主改造模式 | 第78-80页 |
| 6.3 完善城市不同功能分区城市土地整治 | 第80-81页 |
| 6.4 健全大陆城市土地整治的法律保障 | 第81-82页 |
| 6.5 本章小结 | 第82-85页 |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85-89页 |
| 7.1 研究结论 | 第85页 |
| 7.2 研究特色 | 第85-86页 |
| 7.3 讨论与展望 | 第86-89页 |
| 参考文献 | 第89-95页 |
| 致谢 | 第95-97页 |
| 作者简历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