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6-1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6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6-7页 |
1.3 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 第7-8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7-8页 |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8页 |
1.4 研究的现状与本文创新之处 | 第8-10页 |
1.4.1 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1.4.2 本文研究创新之处 | 第10页 |
2.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立法概述 | 第10-14页 |
2.1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立法背景 | 第10-13页 |
2.1.1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立法的国际背景 | 第10-11页 |
2.1.2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立法的国内背景 | 第11-13页 |
2.1.3 现行法律对于“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规定 | 第13页 |
2.2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立法价值 | 第13-14页 |
2.2.1 弥补了立法漏洞,维护政府信誉 | 第13-14页 |
2.2.2 促进了社会和谐,缓解政治危机 | 第14页 |
3.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理论评述 | 第14-21页 |
3.1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分析 | 第14-18页 |
3.1.1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犯罪主体 | 第14-16页 |
3.1.2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主观方面 | 第16页 |
3.1.3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客体 | 第16-17页 |
3.1.4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客观方面 | 第17-18页 |
3.2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法定刑之理论评述 | 第18-21页 |
3.2.1 国外利用影响力受贿罪法定刑之理论评述 | 第18-20页 |
3.2.2 我国的法定刑之理论评述 | 第20-21页 |
4.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司法适用 | 第21-29页 |
4.1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定罪 | 第21-28页 |
4.1.1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与相关犯罪的界定 | 第21-23页 |
4.1.2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共同犯罪的处理 | 第23-26页 |
4.1.3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既遂与未遂的区分 | 第26-28页 |
4.2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量刑 | 第28-29页 |
5. 结语 | 第29-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3页 |
致谢 | 第33-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