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饮料作物论文--茶论文

陕南不同地区茶树栽培环境适宜性评价及区划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17页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1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1-15页
        1.2.1 作物栽培适宜性评价及区划第11-13页
        1.2.2 茶树栽培适宜性评价及区划第13-15页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5-17页
        1.3.1 研究内容第15-16页
        1.3.2 技术路线第16-17页
第二章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第17-26页
    2.1 研究区域概况第17-19页
        2.1.1 地理位置第17页
        2.1.2 地形地貌第17-18页
        2.1.3 气候特征第18页
        2.1.4 土壤特征第18-19页
        2.1.5 茶产业发展现状第19页
    2.2 数据资料第19-20页
        2.2.1 气象站点及气象资料的选取第19-20页
        2.2.2 土壤数据第20页
        2.2.3 地形数据第20页
        2.2.4 茶叶产量数据第20页
    2.3 研究方法第20-26页
        2.3.1 灰色关联分析法第20-22页
        2.3.2 层次分析法第22-26页
第三章 评价及区划指标选取第26-37页
    3.1 气候因子对茶树生长发育的影响第26-32页
        3.1.1 光照对茶树生长发育的影响第26-27页
        3.1.2 气温对茶树生长发育的影响第27页
        3.1.3 降水对茶树生长发育的影响第27-28页
        3.1.4 气候指标的确定第28-32页
    3.2 土壤因子对茶树生长的影响第32-34页
        3.2.1 土壤质地对茶树生长发育的影响第32-33页
        3.2.2 土壤类型对茶树生长发育的影响第33-34页
    3.3 地形因子对茶树生长发育的影响第34-35页
    3.4 茶树栽培适宜性综合评价及区划指标第35-37页
第四章 陕南茶树栽培适宜性评价及区划第37-53页
    4.1 单因子适宜性评价第37-46页
        4.1.1 气候因子第37-41页
        4.1.2 土壤因子第41-43页
        4.1.3 地形因子第43-46页
    4.2 评价及区划指标权重的确定第46-50页
        4.2.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第46-47页
        4.2.2 单一准则排序和一致性检验第47-49页
        4.2.3 各层次元素单排序权重第49-50页
        4.2.4 各层次元素组合权重第50页
        4.2.5 层次总排序一致性检验第50页
    4.3 茶树栽培适宜性综合评价及区划第50-51页
        4.3.1 建立评价模型第50-51页
        4.3.2 茶树适宜性综合区划第51页
    4.4 结果分析第51-53页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第53-55页
    5.1 讨论第53页
    5.2 结论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62页
致谢第62-63页
作者简介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同处理对松原罗布麻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的影响及组织培养技术的初探
下一篇:有机肥和氮肥用量对青海春油菜生长及硝态氮残留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