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Summary | 第5-6页 |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 第7-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纤维素的概述 | 第10-11页 |
2、纤维素的结构 | 第11页 |
3、研究背景 | 第11-14页 |
3.1 国内外纤维素研究利用对比 | 第11-13页 |
3.2 纤维素的开发利用现状 | 第13-14页 |
4、纤维素酶的概述 | 第14-17页 |
4.1 纤维素酶的来源及结构 | 第14页 |
4.2 纤维素酶的作用机理 | 第14-15页 |
4.3 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因素 | 第15页 |
4.4 纤维素酶的应用 | 第15-16页 |
4.5 纤维素酶的发展趋势 | 第16-17页 |
5、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7-18页 |
5.1 EG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 第17-18页 |
5.2 多粘类芽孢杆菌bglA、bglB基因在乳酸菌中的共分泌表达 | 第18页 |
6、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8-19页 |
第二章 EG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 第19-31页 |
1、材料与方法 | 第19-28页 |
1.1 材料 | 第19-21页 |
1.2 方法 | 第21-28页 |
2、实验结果 | 第28-30页 |
2.1 EG克隆与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28-29页 |
2.2 EG诱导表达及SDS-PAGE电泳 | 第29页 |
2.3 DNS法检测蛋白活性 | 第29-30页 |
3、分析讨论 | 第30-31页 |
第三章 多粘类芽孢杆菌bglA、bglB基因在乳酸菌中的共分泌表达 | 第31-40页 |
1、材料与方法 | 第31-36页 |
1.1 材料 | 第31-32页 |
1.2 方法 | 第32-36页 |
2、实验结果 | 第36-39页 |
2.1 bglA、bglB克隆与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6-37页 |
2.2 重组蛋白的诱导表达及SDS-PAGE电泳 | 第37-38页 |
2.3 刚果红染色 | 第38页 |
2.4 DNS法测定重组菌株酶活 | 第38-39页 |
3、分析讨论 | 第39-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5页 |
作者简介 | 第45-46页 |
导师简介 | 第46-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