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电影、电视艺术论文--电影、电视艺术理论论文--电影、电视艺术创作方法论文

新世纪农村题材电视剧的农村书写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绪论第9-19页
    一、选题缘起第9-11页
        (一)大变局中的中国农村第9-10页
        (二)农村剧创作再起高潮第10-11页
    二、研究现状第11-18页
        (一)农村题材电视剧研究第11-15页
        (二)农村研究第15-17页
        (三)农村书写第17-18页
    三、选题意义及研究方法第18-19页
        (一)选题意义第18页
        (二)研究方法第18-19页
第一章 新世纪农村剧与中国农村第19-28页
    一、新世纪农村剧对农传播的可能与困境第20-22页
        (一)新世纪农村剧对农传播的可能第20-21页
        (二)新世纪农村剧对农传播的困境第21-22页
    二、作为“症状”的新世纪农村剧第22-28页
        (一)从诞生到“新世纪”:农村剧中农村书写的嬗变第23-25页
        (二)彰显抑或遮蔽:新世纪农村剧的社会功用第25-28页
第二章 伦理书写与农村伦理价值的重建第28-41页
    一、伦理书写中的“去政治化”潜流第29-32页
        (一)家庭伦理的彰显与社会矛盾的遮蔽第29-31页
        (二)传统道德的崇拜与现实批判的无力第31-32页
    二、“伦理泛情化”与农村伦理消费真相第32-35页
        (一)苦情书写中的现实苦难消费第33-34页
        (二)欢情叙事中的伦理情感消费第34-35页
    三、现代话语下的伦理重建与价值认同第35-41页
        (一)传统伦理的现代话语阐释第36-38页
        (二)启蒙“神话”后的新价值认同第38-41页
第三章 历史书写与农民当下身份的确认第41-50页
    一、对农民的历史书写与历史中的农民第41-46页
        (一)“去革命化”的农民历史书写第42-44页
        (二)农民形象的“人民性”和“农民性”第44-46页
    二、“老农民”的再生产与当下农民身份确认第46-50页
        (一)现代化进程中“老农民”的再生产第47-48页
        (二)历史重构过程中农民当下身份的确认第48-50页
第四章 现实书写与农村发展可能的想象第50-67页
    一、新世纪农村剧中的“三农问题”与农村现实第51-56页
        (一)“三农问题”倒逼下的农村现实书写第52-54页
        (二)真假何为:与“返乡体”农村书写的比较第54-56页
    二、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导向的现实书写第56-62页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想模型建构第57-59页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想象性呈现第59-62页
    三、从“现实书写”到“书写现实”的可能性与可行性第62-67页
        (一)以现实书写介入农村现实可能性的再发展第63-64页
        (二)只有走进农村现实才能书写“现实”农村第64-67页
结论第67-68页
注释第68-75页
参考文献第75-8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2-84页
致谢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今敏动画作品中的视听语言
下一篇:歌剧《伤逝》子君悲剧形象的塑造--以《不幸的人生》和《风萧瑟》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