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

我国银行业安全评估--基于主成份分析方法的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引言第12-16页
    一、研究背景第12页
    二、研究意义第12-14页
        (一) 现实意义第12-14页
        (二) 理论价值第14页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14-15页
        (一)研究思路第14页
        (二) 研究方法第14-15页
    四、研究框架第15页
    五、本研究的创新和不足之处第15-16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16-21页
    一、国内研究现状第16-18页
        (一) 关于影响银行业安全的因素的研究第16页
        (二) 关于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安全影响的研究第16-17页
        (三) 关于银行业安全预警与评价模型的研究第17-18页
        (四) 关于维护银行业安全的研究第18页
    二、国外研究现状第18-20页
        (一) 外资银行进入对东道国银行业的影响第18-19页
        (二) 关于银行业安全的其它研究文献第19-20页
    三、文献评述第20-21页
第三章 我国银行业发展现状第21-26页
    一、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状况第21-23页
        (一) 银行业法人机构有稳有变,从业人员持续增加第21页
        (二) 银行业市场集中度趋于下降第21-23页
    二、我国银行业的经营状况第23-25页
        (一) 我国银行业的资产状况第23页
        (二) 我国银行业的存贷与盈利状况第23-24页
        (三) 我国银行业的资产质量状况第24-25页
    三、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状况第25-26页
第四章 影响银行业安全的因素及其影响机制第26-41页
    一、影响银行业安全的宏观因素及其影响机制第26-31页
        (一) 影响银行业安全的国际因素及其影响机制第26-28页
        (二) 影响银行业安全的国内因素及其影响机制第28-31页
    二、影响银行业安全的中观因素及其影响机制第31-37页
        (一) 影响银行业安全的产业组织因素第31-32页
        (二) 影响银行业安全的产业结构因素第32-33页
        (三) 影响银行业安全的产业政策因素第33页
        (四) 影响银行业安全的产业竞争力因素第33-34页
        (五)影响银行业安全的外资银行进入因素第34-37页
    三、影响银行业安全的微观因素及其影响机制第37-41页
        (一) 银行的组织结构与银行安全第37页
        (二) 银行的股权结构与银行安全第37-38页
        (三) 银行的激励机制与银行安全第38页
        (四)银行的风险管理与银行安全第38-39页
        (五)银行员工与银行安全第39-41页
第五章 我国银行业安全评估的实证分析第41-51页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41-44页
        (一) 国内环境指标第41-42页
        (二) 竞争力指标第42页
        (三) 外资控制力指标第42-43页
        (四)内部控制指标第43页
        (五)风险抵抗指标第43-44页
    二、基于因子分析方法的主成份提取第44-47页
    三、基于主成份分析方法的我国银行业安全综合评价第47-51页
        (一)主成份分析方法原理与模型第47-48页
        (二) 主成份分析过程第48-50页
        (三) 实证分析结论第50-51页
第六章 维护我国银行业安全的政策建议第51-58页
    一、基于政府层面的银行业安全维护第51-54页
        (一) 松弛有度,有所为有所不为第51页
        (二) 为银行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第51-52页
        (三) 完善银行业的市场准入机制第52-53页
        (四) 丰富和完善外部监管体系第53页
        (五) 加强对外资银行的监管第53-54页
    二、基于银行业协会层面的银行业安全维护第54-55页
    三、基于银行层面的银行业安全维护第55-58页
        (一) 完善内部治理机制第55-56页
        (二) 增强国内银行的竞争力,培育竞争优势第56-57页
        (三) 完善银行的人才发现、培训与管理机制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1页
附录第61-63页
致谢第63-64页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第64-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北中国浮游病毒分布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下一篇:我国生态商业的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