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

面向网络编码的星座成形技术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英文缩略语表第13-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3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5-17页
    1.2 网络编码技术简介第17-18页
    1.3 星座成形技术简介第18-20页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第20-23页
第二章 物理层成形网络编码的模型第23-39页
    2.1 引言第23页
    2.2 系统模型第23-24页
    2.3 发射机的结构与设计第24-32页
        2.3.1 发射机各模块功能概述第24-27页
        2.3.2 成形编码的设计准则与设计过程第27-32页
    2.4 接收机的结构与设计第32-36页
        2.4.1 接收机各模块功能概述第32-33页
        2.4.2 物理层网络编码的译码算法第33页
        2.4.3 成形编码的译码算法第33-36页
    2.5 本章小结第36-39页
第三章 物理层成形网络编码的性能分析第39-51页
    3.1 引言第39-41页
    3.2 差错概率的分析第41-46页
        3.2.1 差错指数第41-44页
        3.2.2 编码调制系统第44页
        3.2.3 比特交织编码调制系统第44-45页
        3.2.4 物理层成形网络编码系统第45-46页
    3.3 可达速率的分析第46-49页
    3.4 本章小结第49-51页
第四章 物理层成形网络编码的仿真结果第51-63页
    4.1 引言第51-53页
        4.1.1 BER的仿真设计第51-53页
        4.1.2 差错指数的仿真设计第53页
        4.1.3 可达速率的仿真设计第53页
    4.2 误码性能的仿真结果第53-56页
        4.2.1 PLSNC系统的误码率第53-55页
        4.2.2 PLSNC系统的差错指数性能第55-56页
    4.3 可达速率的仿真结果第56-61页
        4.3.1 PLSNC系统的可达速率性能第56-58页
        4.3.2 不同成形编码的可达速率性能第58-59页
        4.3.3 不同调制阶数的可达速率性能第59-61页
    4.4 本章小结第61-63页
第五章 全文工作总结和研究展望第63-67页
    5.1 全文工作总结第63-64页
    5.2 研究展望第64-67页
附录A 附录第67-71页
参考文献第71-75页
致谢第75-7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77-7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微博平台的文本聚类研究与实现
下一篇:TWDM-PON中波长可迁移的用户注册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