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网络环境下伪AP检测模型的研究与实现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 论文研究内容和结构 | 第14-16页 |
第二章 AP相关技术及安全分析 | 第16-23页 |
2.1 802.11通信协议 | 第16-19页 |
2.2 AP安全威胁概述 | 第19-20页 |
2.3 AP安全措施 | 第20-2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伪AP检测模型设计 | 第23-41页 |
3.1 数据结构分析 | 第23-24页 |
3.2 基于指纹特征的伪AP检测模型 | 第24-36页 |
3.2.1 相关模型介绍 | 第24-25页 |
3.2.2 模型架构 | 第25-28页 |
3.2.3 Beacon信息过滤 | 第28-30页 |
3.2.4 基于最小二乘模型的时间戳指纹提取 | 第30-32页 |
3.2.5 基于高斯的信号指纹提取 | 第32-35页 |
3.2.6 指纹融合检测 | 第35-36页 |
3.3 模型测试以及结果分析 | 第36-4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伪AP检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 第41-54页 |
4.1 系统需求分析 | 第41-42页 |
4.2 系统结构设计 | 第42-43页 |
4.3 数据采集和预处理 | 第43-46页 |
4.3.1 Libpcap的介绍 | 第43-45页 |
4.3.2 无线网卡监听模式 | 第45页 |
4.3.3 数据捕获与存储 | 第45-46页 |
4.4 数据特征提取 | 第46-49页 |
4.5 系统可视化 | 第49-53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五章 系统测试 | 第54-59页 |
5.1 测试环境 | 第54页 |
5.2 测试步骤 | 第54-55页 |
5.3 结果分析 | 第55-59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9-62页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第59-60页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