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诱惑侦查
| 引言 | 第6页 | 
| 第一章 诱惑侦查概述 | 第6-10页 | 
| 第一节 诱惑侦查的沿革和概念 | 第6-8页 | 
| 第二节 诱惑侦查的主体和对象 | 第8-9页 | 
| 第三节 诱惑侦查的基本类型 | 第9-10页 | 
| 第二章 诱惑侦查的正当性分析 | 第10-14页 | 
| 第一节 机会提供型诱惑侦查的正当性分析 | 第10-11页 | 
| 第二节 犯意诱发型诱惑侦查的正当性分析 | 第11-13页 | 
| 第三节 诱惑侦查的正当性界限 | 第13-14页 | 
| 第三章 域外诱惑侦查之实践与法律规制 | 第14-20页 | 
| 第一节 美国的诱惑侦查实践与法律规制 | 第14-17页 | 
| 一、美国的诱惑侦查实践 | 第14-16页 | 
| 二、美国诱惑侦查的法律规制——“陷阱之法理” | 第16-17页 | 
| 第二节 德国和法国的诱惑侦查实践与法律规制 | 第17-19页 | 
| 一、德国的诱惑侦查实践与法律规制 | 第17-19页 | 
| 二、法国的诱惑侦查实践与法律规制 | 第19页 | 
| 第三节 日本的诱惑侦查实践与法律规制 | 第19-20页 | 
| 第四章 我国诱惑侦查实践之现状与问题 | 第20-23页 | 
| 第一节 我国诱惑侦查实践之现状 | 第20-21页 | 
| 第二节 我国诱惑侦查实践之问题 | 第21-23页 | 
| 第五章 我国诱惑侦查之法律规制构想 | 第23-33页 | 
| 第一节 “有限适用理论”之借鉴 | 第23-26页 | 
| 一、对于诱惑侦查主体的限制 | 第23页 | 
| 二、对于诱惑侦查适用范围的限制 | 第23-24页 | 
| 三、对于诱惑侦查适用对象的限制 | 第24页 | 
| 四、对于诱惑侦查的程序控制 | 第24-25页 | 
| 五、对诱惑侦查方式的限制 | 第25页 | 
| 六、对诱惑侦查的启动条件限制 | 第25-26页 | 
| 七、诱惑侦查适用的最后性限制 | 第26页 | 
| 第二节 我国诱惑侦查之法律规制构想 | 第26-31页 | 
| 一、关于诱惑侦查的主体 | 第26-27页 | 
| 二、关于诱惑侦查的适用范围 | 第27-28页 | 
| 三、关于诱惑侦查适用对象 | 第28-29页 | 
| 四、关于诱惑侦查的程序控制 | 第29页 | 
| 五、关于诱惑侦查的方式 | 第29-30页 | 
| 六、关于诱惑侦查的启动条件 | 第30-31页 | 
| 七、关于诱惑侦查的最后手段性 | 第31页 | 
| 第三节 诱惑侦查的法律后果分析 | 第31-33页 | 
| 一、诱惑侦查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 第31-32页 | 
| 二、犯意诱发型侦查中被诱惑者的刑事责任 | 第32页 | 
| 三、犯意诱发型侦查中诱惑者的责任 | 第32-33页 | 
| 结语 | 第33-34页 | 
| 参考书目 | 第34-35页 | 
| 声明 | 第35-36页 | 
| 后记 | 第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