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引言 | 第12-13页 |
一、民事撤诉制度概述 | 第13-18页 |
(一) 民事撤诉概念的界定 | 第13-14页 |
(二) 民事撤诉的构成要件 | 第14-16页 |
1. 撤诉的主体要件 | 第14页 |
2. 撤诉的客体要件 | 第14-15页 |
3. 撤诉的时间要件 | 第15-16页 |
(三) 民事撤诉的性质 | 第16-18页 |
1. 民事撤诉是一种诉讼行为 | 第16页 |
2. 民事撤诉是原告的单方法律行为 | 第16-17页 |
3. 民事撤诉是产生诉讼法上效果的行为 | 第17-18页 |
二、民事撤诉制度的法理基础 | 第18-26页 |
(一) 程序安定理论 | 第18-20页 |
1. 程序安定原则的内涵和价值 | 第18-19页 |
2. 程序安定原则对撤诉的限制 | 第19-20页 |
(二) 程序主体理论 | 第20-21页 |
1. 程序主体原则的基础和内容 | 第20-21页 |
2. 程序主体原则在撤诉制度中的体现 | 第21页 |
(三) 保障当事人处分权理论 | 第21-23页 |
1. 国外的处分原则 | 第21-22页 |
2. 我国的处分原则 | 第22-23页 |
(四) 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理论 | 第23-26页 |
1. 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的内涵 | 第23-24页 |
2. 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在撤诉中的体现 | 第24-26页 |
三、民事撤诉制度比较 | 第26-39页 |
(一) 我国民事撤诉制度 | 第26-28页 |
1. 申请撤诉 | 第26-27页 |
2. 按撤诉处理 | 第27页 |
3. 撤诉的法律效果 | 第27-28页 |
(二) 大陆法系国家(地区)民事撤诉制度 | 第28-32页 |
1. 法国民事诉讼中的撤回起诉制度 | 第28-29页 |
2. 日本民事诉讼中诉之撤销制度 | 第29-30页 |
3. 德国民事诉讼中诉之撤回 | 第30-31页 |
4. 我国台湾地区民事撤诉制度 | 第31-32页 |
(三) 英美法系国家民事撤诉制度 | 第32-34页 |
1. 美国民事诉讼中诉之撤销 | 第32-33页 |
2. 英国民事诉讼中的撤诉制度 | 第33-34页 |
(四) 我国与两大法系国家(地区)民事撤诉制度的比较 | 第34-39页 |
1. 我国与两大法系国家(地区)民事撤诉制度的异同 | 第34-36页 |
2. 我国与两大法系国家(地区)民事撤诉制度差异的原因分析 | 第36-39页 |
四、我国民事撤诉制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第39-45页 |
(一) 我国民事撤诉制度的现状 | 第39-41页 |
1. 我国民事撤诉制度的立法现状 | 第39-40页 |
2. 我国民事撤诉制度的司法现状 | 第40-41页 |
(二) 我国民事撤诉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41-45页 |
1. 当事人诉讼地位不平等,有违诉讼公正价值 | 第41-42页 |
2. 撤诉许可制度强调法院职权,忽略当事人处分权 | 第42-43页 |
3. 撤诉后原告再行起诉无限制,违背诉讼效率价值 | 第43页 |
4. 诉讼费用征收不合理,无法约束当事人的撤诉行为 | 第43-44页 |
5. 以撤诉代替诉讼和解,不利于纠纷的彻底解决 | 第44-45页 |
五、我国民事撤诉制度的重构 | 第45-52页 |
(一) 我国民事撤诉制度的完善措施 | 第45-50页 |
1. 赋予被告撤诉同意权,维护被告的合法权益 | 第45-46页 |
2. 法院对撤诉实施形式审查权,弱化国家干预 | 第46-47页 |
3. 修正“按撤诉处理”制度,防止原告滥用诉权 | 第47-48页 |
4. 赋予诉讼和解实质效力 | 第48-49页 |
5. 限制原告撤诉后再次提起同一诉讼 | 第49页 |
6. 科学规定撤诉后诉讼费用的承担 | 第49-50页 |
(二) 民事撤诉制度法律条文的重构建议 | 第50-52页 |
结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