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国内外单位犯罪刑事责任理论介评 | 第10-19页 |
一、国外法人犯罪刑事责任理论述评 | 第10-12页 |
(一) 英美法系国家法人犯罪刑事责任理论 | 第10-11页 |
(二) 大陆法系国家法人刑事责任理论 | 第11页 |
(三) 笔者评价 | 第11-12页 |
二、我国法人刑事责任理论述评 | 第12-14页 |
(一) 主要单位刑事责任理论的概述 | 第12-13页 |
(二) 笔者简评 | 第13-14页 |
三、单位人格在刑法上的释义 | 第14-19页 |
(一) 人格和法人人格的含义 | 第14页 |
(二) 单位人格的内涵和法律特征 | 第14-16页 |
(三) 刑法中导入单位人格理论的意义 | 第16-19页 |
第二章 单位犯罪主体内部结构之剖析 | 第19-27页 |
一、刑法理论界几种主要观点概述与评价 | 第19-21页 |
(一) 刑法理论界几种主要观点概述 | 第19-21页 |
(二) 观点评价 | 第21页 |
二、单位与单位内部直接责任人员的关系厘清 | 第21-27页 |
(一) 单位犯罪是单位整体意义上的犯罪 | 第22-24页 |
(二) 单位内部直接责任人员地位界定 | 第24-27页 |
第三章 单位犯罪主体资格的认定 | 第27-36页 |
一、公司犯罪主体释义 | 第27-30页 |
(一) 公司犯罪主体的一般认定 | 第27-28页 |
(二) "一人公司"犯罪主体资格的质疑 | 第28-30页 |
二、企业犯罪主体的认定 | 第30-32页 |
(一) 独资企业犯罪主体资格的认定 | 第30-32页 |
(二) 合伙企业犯罪主体资格的认定 | 第32页 |
三、机关犯罪主体资格的质疑 | 第32-36页 |
(一) 否认国家机关具有单位犯罪主体资格在存在论上的剖析 | 第33-34页 |
(二) 否认国家机关具有单位犯罪主体资格在价值论上的释疑 | 第34-36页 |
第四章 单位犯罪刑罚体系的构建 | 第36-42页 |
一、改革罚金刑 | 第36-38页 |
二、增设新刑种 | 第38-40页 |
(一) 增设资格刑 | 第38-39页 |
(二) 社区服务和保护观察的引入 | 第39-40页 |
(三) 公布不利信息 | 第40页 |
三、构建单位犯罪刑罚体系的设想 | 第40-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