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农业经济管理法令论文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立法完善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引言第13-15页
第1章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本理论第15-22页
    1.1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历史沿革第15-17页
    1.2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概念第17页
    1.3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原则第17-18页
    1.4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类型第18-19页
    1.5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和意义第19-22页
        1.5.1 增强了农民参与市场的竞争力第20页
        1.5.2 加速了农业产业化的形成和发展第20页
        1.5.3 有利于维护农民整体利益,增加农民收入第20-21页
        1.5.4 增强了农户抗御风险的能力第21页
        1.5.5 有助于提高农民素质,培养现代型农民第21-22页
第2章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立法现状及实证分析第22-35页
    2.1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确立的基本制度第22-26页
        2.1.1 合作社法人地位的确立制度第22-23页
        2.1.2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机构制度第23-24页
        2.1.3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财产制度第24页
        2.1.4 成员权利保护制度第24-25页
        2.1.5 盈余分配制度第25页
        2.1.6 政府指导和扶持制度第25-26页
    2.2 《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条例》确定的管理模式第26-29页
        2.2.1 条例立法指导思想第26页
        2.2.2 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设立、登记的规定第26-28页
        2.2.3 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变更登记的规定第28页
        2.2.4 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注销登记的规定第28-29页
    2.3 河北省内丘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实证分析第29-35页
        2.3.1 内丘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类型第29-31页
        2.3.2 内丘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特点第31-32页
        2.3.3 内丘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绩效评价第32-33页
        2.3.4 内丘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的问题第33-35页
第3章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立法不足第35-39页
    3.1 法条表述的原则性和模糊性第35-36页
    3.2 规定过于规范而缺乏灵活和变通第36页
    3.3 支持和引导措施欠缺第36-37页
    3.4 没有规定联合社问题第37-38页
    3.5 社员对其份额的处分权规定不明确第38页
    3.6 盈余分配中激励机制缺失第38-39页
第4章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立法完善第39-47页
    4.1 立法完善原则第39-42页
        4.1.1 效益原则第39-40页
        4.1.2 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原则第40-41页
        4.1.3 多元化原则第41-42页
    4.2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立法完善对策第42-47页
        4.2.1 法条表述应明确具体,便于农民理解适用第42页
        4.2.2 用地方立法的形式实现农民专业合作社立法多元化、个性化第42-43页
        4.2.3 细化政府扶持政策第43-44页
        4.2.4 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制度第44-45页
        4.2.5 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资格、权利和义务设置第45-46页
        4.2.6 健全农民专业合作社激励机制第46-47页
结语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49页
致谢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自主与依附相制衡:一种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视角
下一篇:翻检:记忆的时间分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