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体育论文--体育理论论文--体育教育论文--理论与方法论文

初中体育教师职业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

中文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1 前言第11-22页
   ·问题的提出第11-14页
     ·教育的重要性第11-12页
     ·体育教育的重要性第12-14页
     ·体育教师评价的重要性第14页
   ·研究现状第14-20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4-17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7-20页
   ·研究意义第20-21页
   ·概念的界定第21-22页
2 研究对象与方法第22-25页
   ·研究对象第22页
   ·研究方法第22-25页
     ·文献资料法第22页
     ·专家访谈法第22-23页
     ·特尔斐法第23-24页
     ·问卷调查法第24页
     ·数理统计法第24页
     ·逻辑分析法第24-25页
3 教师职业素质评价理论的涵义第25-35页
   ·教师职业素质的内涵第25-31页
     ·教师职业素质中的职业道德素质第26-29页
     ·教师职业素质中专业能力素质第29-31页
   ·初中体育教师职业素质评价的内涵第31-34页
     ·评价的目的是促进教师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第31-32页
     ·评价的方向是面向未来的第32页
     ·评价的动力是激发教师的内在动机第32-33页
     ·评价的过程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第33页
     ·评价的结果轻奖惩重发展第33-34页
   ·初中体育教师职业素质评价方法的选取第34-35页
4 初中体育教师职业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必要性第35-38页
   ·初中体育教师职业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第35页
   ·初中体育教师职业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符合教育评价体系自身发展的要求第35-36页
   ·初中体育教师职业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符合体育教师自身发展的要求第36-37页
   ·初中体育教师职业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符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第37-38页
5 制定初中体育教师职业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内容、方法第38-73页
   ·制定初中体育教师职业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第38-41页
     ·科学性原则第38页
     ·系统优化原则第38-39页
     ·实用性原则第39页
     ·通用可比原则第39-40页
     ·客观性原则第40页
     ·方向性原则第40-41页
     ·激励性原则第41页
     ·导向性原则第41页
   ·初中体育教师职业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第41-45页
     ·评价主体的确立第41-42页
     ·评价指标的确立第42-44页
     ·评价方法第44-45页
   ·初中体育教师职业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制定方法第45-73页
6 评价指标体系科学性、有效性和可行性的检验与分析第73-81页
   ·评价指标体系区分度的检验第73-77页
     ·区分度 D 值检验第73-74页
     ·标准差“δ”检验第74-75页
     ·从逻辑学角度分析评价指标体系效度第75-77页
   ·从定量角度对评价指标体系有效性的检验第77-78页
   ·评价后对专家问卷的调查结果与分析第78-80页
   ·评价后对被评价教师的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第80-81页
7 结论第81-82页
8 建议第82页
9 不足与展望第82-84页
参考文献第84-89页
附录第89-111页
致谢第111-112页
个人简介第112页

论文共11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运动改善胰岛素抵抗:骨骼肌线粒体解偶联蛋白3作用的探讨
下一篇:青少年网球运动员成就目标取向、自我妨碍与运动成绩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