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药学论文--药物基础科学论文--药物化学论文

环糊精—毛细管区带电泳法拆分匹伐他汀钙等手性药物的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0-26页
    1.1 引言第10页
    1.2 手性分离技术第10-12页
    1.3 色谱拆分三点作用原理第12-13页
    1.4 手性气相色谱拆分技术第13-14页
        1.4.1 手性衍生化试剂法第13页
        1.4.2 手性固定相法第13-14页
    1.5 手性高效液相色谱拆分技术第14-17页
        1.5.1 手性衍生化试剂法第14-15页
        1.5.2 手性流动相添加剂法第15页
        1.5.3 手性固定相法第15-17页
    1.6 手性毛细管电泳拆分技术第17-22页
        1.6.1 毛细管区带电泳法(capillary zone electrophoresis, CZE)第19-21页
        1.6.2 胶束毛细管色谱(micellar electrokinetic capillary chromatography, MECC)第21-22页
        1.6.3 毛细管凝胶电泳法(capillary gel electrophoresis, CGE)第22页
        1.6.4 毛细管电色谱法(capillary electrochromatography, CEC)第22页
    1.7 环糊精-毛细管区带电泳拆分技术应用第22-24页
        1.7.1 环糊精及衍生物简介第22-23页
        1.7.2 β-环糊精手性识别机理第23页
        1.7.3 羟丙基β-环糊精在毛细管区带电泳拆分中的应用第23-24页
    1.8 展望第24-26页
第2章 环糊精-毛细管区带电泳法拆分匹伐他汀钙对映体第26-37页
    2.1 引言第26-27页
    2.2 实验部分第27-28页
        2.2.1 仪器和试剂第27页
        2.2.2 溶液配制第27页
        2.2.3 毛细管预处理第27-28页
        2.2.4 电泳条件第28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8-33页
        2.3.1 实验结果第28页
        2.3.2 电泳电压的选择第28-29页
        2.3.3 缓冲体系的选择第29-30页
        2.3.4 Tris 浓度的选择第30页
        2.3.5 缓冲溶液pH 值的选择第30-31页
        2.3.6 手性添加剂的选择第31-32页
        2.3.7 HP-β-CD 浓度的选择第32页
        2.3.8 SDS 浓度的选择第32-33页
        2.3.9 其它因素的选择第33页
    2.4 定量研究第33-35页
        2.4.1 方法的线性关系与相关系数第33-34页
        2.4.2 样品分析第34-35页
    2.5 环糊精-非水毛细管区带电泳拆分匹伐他汀钙对映体第35页
    2.6 盐酸奎宁-非水毛细管区带电泳拆分匹伐他汀钙对映体第35-36页
    2.7 环糊精-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拆分匹伐他汀钙对映体第36页
    2.8 结论第36-37页
第3章 环糊精-毛细管区带电泳法拆分维拉帕米对映体第37-44页
    3.1 前言第37-38页
    3.2 实验部分第38-39页
        3.2.1 仪器与试剂第38页
        3.2.2 溶液配制第38页
        3.2.3 毛细管预处理第38-39页
        3.2.4 电泳条件第39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9-43页
        3.3.1 实验结果第39页
        3.3.2 运行电压的选择第39-40页
        3.3.3 手性添加剂的选择第40-41页
        3.3.4 HP-β-CD 浓度的选择第41-42页
        3.3.5 缓冲液pH 值的选择第42-43页
        3.3.6 其它影响因素第43页
        3.3.7 实验精密度的考察第43页
    3.4 结论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9页
致谢第49-50页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和待发表论文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两株拟盘多毛孢属植物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研究
下一篇:含氮芳香杂环化合物傅克酰基化反应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