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土壤学论文--土壤生物学论文--土壤动物学论文

兰考县玉米秸秆还田分解中土壤动物群落特征及其作用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0 引言第11-13页
1 土壤动物生态学研究综述第13-19页
   ·土壤动物生态学研究历程第13-16页
     ·国外研究历程第13-14页
     ·国内研究历程第14-16页
   ·农田生态系统中土壤动物的相关研究第16-19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6-17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7-19页
2 研究区概况第19-23页
   ·历史沿革第19页
   ·自然条件第19-21页
     ·地质地貌第19页
     ·气候第19-20页
     ·土壤第20页
     ·生物第20-21页
     ·水文第21页
   ·社会经济条件第21-23页
3 研究方法第23-31页
   ·秸秆收集和样地布设第23-24页
     ·秸秆获取和样地选择第23页
     ·网袋制备和布设第23-24页
   ·样品采集和处理第24页
     ·秸秆采集第24页
     ·秸秆中土壤动物收集第24页
     ·背景土壤动物群落和土壤样品采集第24页
   ·土壤动物分类鉴定第24-25页
   ·秸秆和土壤理化性质分析方法第25-26页
     ·分解速率分析第25-26页
     ·土壤理化分析方法第26页
   ·数据处理方法第26-28页
     ·土壤动物群落特征分析指数第26-28页
     ·数据处理统计第28页
   ·研究技术路线及特色第28-31页
4 秸秆分解速率分析第31-41页
   ·4mm 网袋内秸秆的分解速率第31-33页
     ·翻压还田方式下的分解速率第31-32页
     ·覆盖还田方式下的分解速率第32-33页
   ·2mm 网袋内秸秆的分解速率第33-35页
     ·翻压还田方式下的分解速率第33-34页
     ·覆盖还田方式下的分解速率第34-35页
   ·0.01mm 网袋内秸秆的分解速率第35-37页
     ·翻压还田方式下的分解速率第35-36页
     ·覆盖还田方式下的分解速率第36-37页
   ·秸秆分解速率的数学模拟第37-38页
   ·两种还田方式分解速率的比较第38-41页
5 分解过程中土壤动物群落动态及其作用第41-55页
   ·网袋内的土壤动物群落动态第41-46页
     ·4mm 网袋内的土壤动物群落动态第41-44页
     ·2mm 网袋内的土壤动物群落动态第44-46页
   ·土壤动物在秸秆分解中的作用第46-49页
     ·不同网袋中的秸秆分解速率比较第46-48页
     ·土壤动物密度与分解速率的关系第48-49页
     ·土壤动物多样性与分解速率的关系第49页
   ·不同还田方式下各网袋内的土壤动物群落第49-55页
     ·土壤动物群落的类群组成比较第49-50页
     ·土壤动物群落密度组成比较第50-52页
     ·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比较第52-55页
6 秸秆还田的生态效应第55-67页
   ·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第55-60页
     ·土壤物理性质第55-57页
     ·土壤有机质动态第57-58页
     ·土壤速效养分动态第58-60页
   ·对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第60-67页
     ·农田中土壤动物群落动态第60-64页
     ·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比较第64-65页
     ·土壤动物群落相似性比较第65-67页
7 主要结论与讨论第67-71页
   ·主要结论第67-69页
     ·秸秆的分解速率第67页
     ·土壤动物在秸秆分解中的作用第67-68页
     ·秸秆还田的生态效应第68-69页
   ·讨论第69-71页
参考文献第71-75页
附录:研究区土壤动物名录第75-77页
致谢第77-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虫生真菌—莱氏野村菌Nr1001菌株的生物学研究与应用
下一篇:中华青荚叶解剖学和胚胎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