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考县玉米秸秆还田分解中土壤动物群落特征及其作用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0 引言 | 第11-13页 |
1 土壤动物生态学研究综述 | 第13-19页 |
·土壤动物生态学研究历程 | 第13-16页 |
·国外研究历程 | 第13-14页 |
·国内研究历程 | 第14-16页 |
·农田生态系统中土壤动物的相关研究 | 第16-19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2 研究区概况 | 第19-23页 |
·历史沿革 | 第19页 |
·自然条件 | 第19-21页 |
·地质地貌 | 第19页 |
·气候 | 第19-20页 |
·土壤 | 第20页 |
·生物 | 第20-21页 |
·水文 | 第21页 |
·社会经济条件 | 第21-23页 |
3 研究方法 | 第23-31页 |
·秸秆收集和样地布设 | 第23-24页 |
·秸秆获取和样地选择 | 第23页 |
·网袋制备和布设 | 第23-24页 |
·样品采集和处理 | 第24页 |
·秸秆采集 | 第24页 |
·秸秆中土壤动物收集 | 第24页 |
·背景土壤动物群落和土壤样品采集 | 第24页 |
·土壤动物分类鉴定 | 第24-25页 |
·秸秆和土壤理化性质分析方法 | 第25-26页 |
·分解速率分析 | 第25-26页 |
·土壤理化分析方法 | 第26页 |
·数据处理方法 | 第26-28页 |
·土壤动物群落特征分析指数 | 第26-28页 |
·数据处理统计 | 第28页 |
·研究技术路线及特色 | 第28-31页 |
4 秸秆分解速率分析 | 第31-41页 |
·4mm 网袋内秸秆的分解速率 | 第31-33页 |
·翻压还田方式下的分解速率 | 第31-32页 |
·覆盖还田方式下的分解速率 | 第32-33页 |
·2mm 网袋内秸秆的分解速率 | 第33-35页 |
·翻压还田方式下的分解速率 | 第33-34页 |
·覆盖还田方式下的分解速率 | 第34-35页 |
·0.01mm 网袋内秸秆的分解速率 | 第35-37页 |
·翻压还田方式下的分解速率 | 第35-36页 |
·覆盖还田方式下的分解速率 | 第36-37页 |
·秸秆分解速率的数学模拟 | 第37-38页 |
·两种还田方式分解速率的比较 | 第38-41页 |
5 分解过程中土壤动物群落动态及其作用 | 第41-55页 |
·网袋内的土壤动物群落动态 | 第41-46页 |
·4mm 网袋内的土壤动物群落动态 | 第41-44页 |
·2mm 网袋内的土壤动物群落动态 | 第44-46页 |
·土壤动物在秸秆分解中的作用 | 第46-49页 |
·不同网袋中的秸秆分解速率比较 | 第46-48页 |
·土壤动物密度与分解速率的关系 | 第48-49页 |
·土壤动物多样性与分解速率的关系 | 第49页 |
·不同还田方式下各网袋内的土壤动物群落 | 第49-55页 |
·土壤动物群落的类群组成比较 | 第49-50页 |
·土壤动物群落密度组成比较 | 第50-52页 |
·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比较 | 第52-55页 |
6 秸秆还田的生态效应 | 第55-67页 |
·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 第55-60页 |
·土壤物理性质 | 第55-57页 |
·土壤有机质动态 | 第57-58页 |
·土壤速效养分动态 | 第58-60页 |
·对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 | 第60-67页 |
·农田中土壤动物群落动态 | 第60-64页 |
·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比较 | 第64-65页 |
·土壤动物群落相似性比较 | 第65-67页 |
7 主要结论与讨论 | 第67-71页 |
·主要结论 | 第67-69页 |
·秸秆的分解速率 | 第67页 |
·土壤动物在秸秆分解中的作用 | 第67-68页 |
·秸秆还田的生态效应 | 第68-69页 |
·讨论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附录:研究区土壤动物名录 | 第75-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