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和解的限度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1章 我国刑事和解基本现状的类型化分析 | 第11-28页 |
1.1 罪的和解与刑的和解 | 第11-18页 |
1.1.1 罪的和解 | 第11-16页 |
1.1.2 刑的和解 | 第16-18页 |
1.2 诉讼外和解与诉讼内和解 | 第18-28页 |
1.2.1 诉讼外和解 | 第18-23页 |
1.2.2 诉讼内和解 | 第23-28页 |
第2章 对刑事和解现状的评价 | 第28-39页 |
2.1 刑事和解与刑事制定法的基本原则 | 第28-33页 |
2.1.1 刑事和解与罪刑法定原则 | 第28-30页 |
2.1.2 刑事和解与罪刑均衡原则 | 第30-31页 |
2.1.3 刑事和解与平等适用刑法原则 | 第31-32页 |
2.1.4 刑事和解与无罪推定原则 | 第32-33页 |
2.2 刑事和解与传统刑事司法 | 第33-39页 |
2.2.1 传统刑事司法的基本理念 | 第33-34页 |
2.2.2 刑事和解的基本理念 | 第34-35页 |
2.2.3 我国刑事和解对传统刑事司法带来的冲击 | 第35-39页 |
第3章 刑事和解的限制 | 第39-46页 |
3.1 限制刑事和解的基本依据 | 第39-43页 |
3.1.1 刑事政策依据 | 第39-41页 |
3.1.2 刑法之法益保护机能方面的依据 | 第41-42页 |
3.1.3 刑法之确定性上的依据 | 第42-43页 |
3.2 刑事和解范围的确定 | 第43-46页 |
3.2.1 罪的和解的范围 | 第43-44页 |
3.2.2 刑的和解的范围 | 第44页 |
3.2.3 诉讼内和解的范围 | 第44页 |
3.2.4 诉讼外和解的范围 | 第44-46页 |
结语:刑事司法框架下的刑事和解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