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司法制度论文--劳动教养制度论文

论社区矫正的目的

内容提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引言第9-10页
第一章 社区矫正概述第10-19页
    第一节 社区矫正的概念及特点第10-13页
        一、社区矫正的概念第10-13页
        二、社区矫正的特点第13页
    第二节 社区矫正的定位第13-15页
        一、社区矫正概念的定位第13-14页
        二、社区矫正性质的定位第14-15页
    第三节 社区矫正产生的根源第15-17页
        一、社区矫正产生的经济根源第15-16页
        二、社区矫正产生的社会根源第16页
        三、社区矫正产生的思想根源第16-17页
    第四节 社区矫正的价值第17-19页
        一、实现多元化的刑罚目的第17-18页
        二、有利于犯罪人再社会化第18页
        三、符合人道主义精神,彰显人文价值第18-19页
第二章 以往的社区矫正目的理论第19-26页
    第一节 思想矫正目的论第19-21页
        一、主要理论基础与具体主张第19-21页
        二、关于教育刑理论的思考与评价第21页
    第二节 行为管理目的论第21-24页
        一、刑法理论基础及评价第22-23页
        二、刑事司法理论基础及评价第23页
        三、管理学理论基础及评价第23-24页
        四、生理学理论基础及评价第24页
    第三节 二元目的论第24-26页
        一、理论基础与具体主张第24-25页
        二、关于一体化刑罚理论的思考与评价第25-26页
第三章 社区矫正目的的重构第26-43页
    第一节 社区矫正的现实目的---对犯罪人行为的管理第26-32页
        一、行为习惯之养成第27-30页
        二、再犯之预防第30-31页
        三、可操作性之评估第31-32页
    第二节 社区矫正的理想化目的---对犯罪人思想的矫正第32-40页
        一、出发点之考量第32-33页
        二、现实性之评估第33-40页
    第三节 两元目的之结合关系第40-43页
        一、单一的目的难以实现矫正效果第40-41页
        二、通过对犯罪人的管理达到“矫正、改造”的目的第41页
        三、符合多元化的刑罚目的要求第41-42页
        四、罪犯矫正的个别化与社会化相结合第42-43页
第四章 我国社区矫正的目的定位第43-51页
    第一节 我国当前社区矫正的目的定位第43-47页
        一、我国社区矫正的发展历程回顾第43-44页
        二、我国现行社区矫正的目的立法之评价第44-47页
    第二节 我国社区矫正目的之完善第47-51页
        一、完善社区矫正立法第48页
        二、建立分类管理制度第48-49页
        三、注重社区环境的建设,提高社区成熟度第49页
        四、监禁解除标准的客观化第49-50页
        五、成立专门的独立于法院与监狱的第三方监管机构第50-51页
结语第51-52页
注释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后记第57-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校在校园伤害事故中的侵权责任探讨
下一篇:三线城市空巢家庭养老需求及对策研究--以淄博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