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缩略语说明 | 第10-11页 |
前言 | 第11-14页 |
研究现状、成果 | 第11-13页 |
研究目的、方法 | 第13-14页 |
一、龈下菌斑中5种可疑致病菌的检测 | 第14-32页 |
1.1 对象和方法 | 第14-19页 |
1.1.1 实验材料和器械 | 第14-15页 |
1.1.2 研究对象 | 第15页 |
1.1.3 实验分组 | 第15-16页 |
1.1.4 血糖检测及牙周临床指标检查 | 第16-17页 |
1.1.5 龈下菌斑样本的采集 | 第17页 |
1.1.6 龈下菌斑DNA的提取及纯度测定 | 第17-18页 |
1.1.7 PCR检测 | 第18-19页 |
1.1.8 统计学分析 | 第19页 |
1.2 结果 | 第19-24页 |
1.2.1 龈下菌斑中5种可疑致病菌的PCR产物电泳结果 | 第19-21页 |
1.2.2 龈下菌斑中5种可疑致病菌的检出率 | 第21页 |
1.2.3 龈下菌斑中5种可疑致病菌的相对含量 | 第21页 |
1.2.4 龈下菌斑中5种可疑致病菌的相对含量与牙周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 | 第21-24页 |
1.3 讨论 | 第24-31页 |
1.3.1 龈下菌斑中5种可疑致病菌的分布情况 | 第25-28页 |
1.3.2 Ⅱ型糖尿病前期对龈下菌斑中可疑致病菌的影响 | 第28-31页 |
1.4 小结 | 第31-32页 |
二、龈沟液中AST、IL-6的检测 | 第32-41页 |
2.1 对象和方法 | 第32-34页 |
2.1.1 研究对象 | 第32页 |
2.1.2 实验分组 | 第32页 |
2.1.3 检查器械及材料 | 第32-33页 |
2.1.4 牙周状况检查 | 第33页 |
2.1.5 龈沟液样本的采集 | 第33页 |
2.1.6 龈沟液样本中IL-6的浓度检测 | 第33-34页 |
2.1.7 龈沟液样本中AST的浓度检测 | 第34页 |
2.1.8 统计学分析 | 第34页 |
2.2 结果 | 第34-36页 |
2.2.1 龈沟液检测指标结果 | 第34-35页 |
2.2.2 IL-6和AST浓度与牙周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 | 第35页 |
2.2.3 血糖水平与龈沟液内IL-6和AST水平相关性的分析 | 第35-36页 |
2.3 讨论 | 第36-40页 |
2.3.1 龈沟液中AST水平的分析 | 第36-38页 |
2.3.2 龈沟液中IL-6水平的分析 | 第38-40页 |
2.4 小结 | 第40-41页 |
结论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50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50-51页 |
综述 | 第51-58页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