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电力系统的调度、管理、通信论文

电力通信网可靠性分析系统设计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9-14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0-11页
    1.3 电力通信网可靠性评价算法的研究第11-12页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第12-14页
第2章 电力通信网可靠性研究综述第14-22页
    2.1 电力通信网的构成第14页
    2.2 通信网可靠性研究现状第14-16页
        2.2.1 通信网可靠性的定义第15页
        2.2.2 需要解决的问题第15-16页
    2.3 通信网的可靠性指标第16-20页
        2.3.1 生存性第16-17页
        2.3.2 抗毁性第17-18页
        2.3.3 节点重要度第18-19页
        2.3.4 链路重要度第19-20页
    2.4 电力通信网路由的选择第20-21页
    2.5 本章总结第21-22页
第3章 基于生存性的电力通信网可靠性研究第22-28页
    3.1 生存性与网络容量的关系第22-23页
    3.2 研究方法第23-26页
        3.2.1 邻接矩阵的特点第23页
        3.2.2 约束条件第23页
        3.2.3 度分布的计算第23-24页
        3.2.4 Dijkstra 算法第24-26页
    3.3 算例结果及分析第26-27页
    3.4 本章总结第27-28页
第4章 基于抗毁性的电力通信网可靠性研究第28-40页
    4.1 传统网络的抗毁性研究第28-29页
    4.2 通信网节点重要度的评估方法第29-32页
        4.2.1 概念引入第29-30页
        4.2.2 算法步骤第30-32页
    4.3 通信网链路重要度的评估方法第32-34页
        4.3.1 算法描述第32-34页
    4.4 网络的全网可靠性第34-37页
    4.5 电力通信网抗毁性研究第37-38页
    4.6 本章总结第38-40页
第5章 电力通信网备用路由选取第40-44页
    5.1 概念的引入第40-41页
    5.2 算法简述第41-43页
    5.3 本章总结第43-44页
第6章 电力通信网可靠性分析系统设计第44-50页
    6.1 设计原则第44页
    6.2 设计方案第44-45页
    6.3 设计流程图第45页
    6.4 系统功能第45-46页
    6.5 实例应用第46-49页
    6.6 本章总结第49-50页
第7章 总结与展望第50-51页
    7.1 论文工作总结第50页
    7.2 未来工作展望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第54-55页
致谢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极化去极化电流检测的油纸绝缘状态研究
下一篇:架空输电线路雷电过电压的瞬态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