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艺术语言学角度谈鲁智深形象塑造及其艺术性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4页 |
第一节 《水浒传》版本问题 | 第7-9页 |
第二节 人物形象塑造对小说艺术性所起的重要作用 | 第9-11页 |
第三节 对《水浒传》人物鲁智深研究的现状 | 第11-12页 |
第四节 论文选题的意义及方法 | 第12-14页 |
一、 论文选题的意义 | 第12页 |
二、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第二章 鲁智深在《水浒传》中的重要性 | 第14-20页 |
第一节 鲁智深生平概况介绍 | 第14-15页 |
第二节 鲁智深在《水浒传》中的地位 | 第15-17页 |
一、 从小说章节安排来看 | 第15-16页 |
二、 从人物结局来看 | 第16-17页 |
第三节 历代学者对鲁智深的评价 | 第17-20页 |
第三章 从艺术语言角度谈鲁智深形象的塑造 | 第20-37页 |
第一节 对描写鲁智深外貌的艺术语言分析 | 第20-25页 |
一、 提辖鲁达 | 第20-21页 |
二、 醉酒后的鲁智深 | 第21-23页 |
三、 大闹桃花村的花和尚 | 第23-25页 |
第二节 对描写鲁智深话语的艺术语言分析 | 第25-32页 |
一、 对恶人的粗言秽语 | 第25-27页 |
二、 对长老的顺从 | 第27-28页 |
三、 对朋友的体己话 | 第28-29页 |
四、 语言中的智慧 | 第29-31页 |
五、 呆话、傻话 | 第31-32页 |
第三节 对描写鲁智深动作的艺术语言分析 | 第32-37页 |
一、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艺术语言分析 | 第33-35页 |
二、 鲁智深大闹五台山艺术语言分析 | 第35-37页 |
第四章 从语言角度谈鲁智深与小说其他人物形象比较 | 第37-54页 |
第一节 从语言角度谈鲁智深的机智与武松的谨慎 | 第37-43页 |
第二节 从语言角度谈鲁智深的鲁莽与李逵的野蛮 | 第43-46页 |
第三节 从语言角度谈鲁智深的无畏与林冲的隐忍 | 第46-47页 |
第四节 从语言角度谈鲁智深的洒脱与杨志的执着 | 第47-48页 |
第五节 从语言角度谈鲁智深的大义与宋江的小义 | 第48-51页 |
第六节 从语言角度谈鲁智深的粗与细 | 第51-54页 |
第五章 鲁智深形象的艺术性 | 第54-61页 |
第一节 鲁智深有给民众带来希望与温暖的英雄性 | 第54-56页 |
第二节 鲁智深让人又爱又气的凡人性 | 第56-58页 |
第三节 鲁智深具有狂禅意味的神佛性 | 第58-61页 |
结语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