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结构—桩—土相互作用的PHC管桩抗震性能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PHC 管桩应用现状 | 第9-11页 |
1.2 桩基震害特点 | 第11-12页 |
1.3 桩基抗震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第二章 结构与土体的本构关系及有限元分析方法 | 第16-25页 |
2.1 结构与土体的线弹性本构模型 | 第16-18页 |
2.2 ANSYS 单元介绍 | 第18-21页 |
2.2.1 BEAM3 单元 | 第18-19页 |
2.2.2 PLANE42 单元 | 第19-20页 |
2.2.3 MASS21 单元 | 第20-21页 |
2.3 土体场地边界的模拟 | 第21-22页 |
2.4 地震波的选取及调整 | 第22-25页 |
第三章 模型上部结构及基础形式 | 第25-41页 |
3.1 拟建场地介绍 | 第25-29页 |
3.1.1 市区非厚层软土场地介绍 | 第25-27页 |
3.1.2 滨海新区厚层软土场地介绍 | 第27-29页 |
3.2 PHC 管桩选型及单桩承载力计算 | 第29-30页 |
3.3 框架结构及其基础形式 | 第30-36页 |
3.3.1 三层框架结构及其基础形式 | 第31-32页 |
3.3.2 五层框架结构及其基础形式 | 第32-34页 |
3.3.3 九层框架结构及其基础形式 | 第34-36页 |
3.4 框架-剪力墙结构及其基础形式 | 第36-41页 |
3.4.1 十二层框架-剪力墙结构及其基础形式 | 第37-39页 |
3.4.2 十八层框架-剪力墙结构及其基础形式 | 第39-41页 |
第四章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41-51页 |
4.1 有限元模型的二维简化理论 | 第41-42页 |
4.2 模型上部结构及基础的二维简化 | 第42-48页 |
4.3 模型场地的模拟 | 第48-51页 |
第五章 天津市区场地模型计算结果分析 | 第51-70页 |
5.1 不同位置处管桩的内力 | 第51-53页 |
5.2 软土层位置对桩身内力的影响 | 第53-57页 |
5.3 上部结构层数对桩身内力的影响 | 第57-60页 |
5.4 桩顶连接方式对桩身内力的影响 | 第60-62页 |
5.5 桩基础刚度对桩身内力的影响 | 第62-65页 |
5.6 地下室对管桩内力的影响 | 第65-70页 |
第六章 滨海新区场地模型计算结果分析 | 第70-77页 |
6.1 上部结构层数对桩身内力的影响 | 第70-72页 |
6.2 地下室对管桩内力的影响 | 第72-77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7-79页 |
7.1 本文得出的结论 | 第77-78页 |
7.2 课题研究的展望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4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