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引言:从公司的合同理论谈起 | 第7-9页 |
第二章 何以实现并表:可变利益实体的会计意义初探 | 第9-12页 |
第三章 股东权利何以被剥离:VIE协议内涵的微观分析 | 第12-17页 |
一、借款协议 | 第12页 |
二、独家技术咨询及服务协议 | 第12-13页 |
三、委托投票权协议 | 第13-14页 |
四、独家认股期权协议 | 第14页 |
五、股权质押协议 | 第14-15页 |
六、小结:VIE上市决策中对VIE协议的制度阐述 | 第15-17页 |
第四章 合约控制关系与股权关系的对比:基于VIE协议的实证分析 | 第17-26页 |
一、VIE协议权利与股东权利的对应性 | 第17-20页 |
二、VIE协议权利与股东权利的差异分析(一):法规层面的解读 | 第20-23页 |
(1) VIE公司出资方的差异 | 第20页 |
(2) 会计处理上的差异 | 第20-21页 |
(3) 利益分配机制的差异 | 第21-22页 |
(4) 权利行使自主性的差异 | 第22页 |
(5) 权利公示性的差异 | 第22-23页 |
三、VIE协议权利与股东权利的差异分析(二):以公司的合同理论为视角 | 第23-24页 |
四、小结 | 第24-26页 |
第五章 VIE协议法律效力的分析 | 第26-38页 |
一、脱法行为理论概述及其在VIE结构中的初步运用 | 第26-28页 |
(1) 脱法行为理论概述 | 第26页 |
(2) 对VIE结构所规避的“非法目的”之分析 | 第26-28页 |
二、法律行为无效的法律意义 | 第28-31页 |
(1) 何谓“强制性规定”? | 第28-29页 |
(2) 何种“强制性规定”会产生法律行为无效的后果? | 第29-31页 |
三、VIE协议效力的判定:从外资准入制度的视角切入 | 第31-33页 |
四、“无效合同的比例原则”:另一种对VIE协议效力分析的切入点 | 第33-36页 |
(1) 合同无效比例原则的基本理论简述 | 第33-35页 |
(2) 合同无效比例原则的运用:以VIE制度为分析样本 | 第35-36页 |
五、小结 | 第36-38页 |
第六章 行政行为介入对VIE协议法律定性的影响探讨 | 第38-42页 |
一、以行政规章的方式阻碍VIE协议目的的实现 | 第38-39页 |
(1) 《电信管理通知》:谨慎的试探 | 第38页 |
(2) 《安全审查规定》:局部性的限制 | 第38-39页 |
二、以个案审批的方式禁止执行VIE协议:以沃尔玛收购纽海控股经营者集中案为例 | 第39-42页 |
第七章 代结语:VIE结构的未来展望 | 第42-43页 |
注释 | 第43-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后记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