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前言 | 第10-12页 |
1. 问题的提出 | 第12-16页 |
1.1 司法适用的混乱 | 第12-14页 |
1.1.1 以“执行能力”为例研究 | 第12-13页 |
1.1.2 以“拒不执行”为例研究 | 第13页 |
1.1.3 以“情节严重”为例研究 | 第13-14页 |
1.2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法律标准的模糊性 | 第14-16页 |
2. 对“有能力执行”的认定 | 第16-21页 |
2.1 “有能力执行”的时间判断 | 第16-17页 |
2.2 “有能力执行”的对象判断 | 第17-19页 |
2.3 “有能力执行”的内容认定 | 第19页 |
2.4 “有能力执行”的能力程度认定 | 第19-21页 |
3. 对“拒不执行”的认定 | 第21-25页 |
3.1 结合“拒不执行”的手段认定 | 第21-23页 |
3.1.1 按照是否采用“暴力”进行区分 | 第21-22页 |
3.1.2 按照作为方式不同区分 | 第22-23页 |
3.2 结合“拒不执行”的对象认定 | 第23页 |
3.3 结合“拒不执行”的程度认定 | 第23-25页 |
4. 对“情节严重”的认定 | 第25-29页 |
4.1 如何适用不能执行的标的额的规定 | 第25-26页 |
4.2 “情节严重”的类型分析 | 第26-28页 |
4.2.1 按照导致法院不能执行的后果分析 | 第26-27页 |
4.2.2 按照执行标的大小结合社会影响分析 | 第27-28页 |
4.2.3 结合行为人的人身危险性分析 | 第28页 |
4.3 对“情节严重”的复合认定 | 第28-29页 |
5. 本罪与相关个罪的界限 | 第29-32页 |
5.1 本罪与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的界限 | 第29-30页 |
5.2 本罪与妨害公务罪的界限 | 第30-31页 |
5.3 本罪与非法处置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罪的界限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5页 |
后记 | 第35-36页 |
致谢 | 第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