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引言 | 第6-8页 |
第一章 材料和方法 | 第8-21页 |
1.1 材料 | 第9-11页 |
1.1.1 主要仪器设备 | 第9页 |
1.1.2 质粒、菌株 | 第9页 |
1.1.3 主要实验试剂 | 第9-11页 |
1.2 方法 | 第11-21页 |
1.2.1 CD5-9-pIRES质粒的扩增与提取 | 第11-13页 |
1.2.1.1 细菌的扩增培养 | 第11-12页 |
1.2.1.2 质粒的提取 | 第12-13页 |
1.2.2 钝顶螺旋藻藻蓝蛋白提取 | 第13页 |
1.2.3 造模与给药方法 | 第13-14页 |
1.2.3.1 造模方法与给药剂量 | 第14页 |
1.2.3.2 分组方法 | 第14页 |
1.2.4 RT-PCR对体内CD59表达水平的鉴定 | 第14-16页 |
1.2.4.1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第14-15页 |
1.2.4.2 Total RNA的提取 | 第15页 |
1.2.4.3 Total RNA的逆转录反应 | 第15-16页 |
1.2.4.4 PCR反应 | 第16页 |
1.2.5 Western blot对体内CD59表达水平的鉴定 | 第16-18页 |
1.2.5.1 蛋白质提取操作过程 | 第16-17页 |
1.2.5.2 Western blot检测CD59蛋白表达量 | 第17-18页 |
1.2.6 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 | 第18页 |
1.2.7 原位杂交法检测CDK4基因 | 第18-19页 |
1.2.8 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_1 | 第19页 |
1.2.9 免疫组化方法检测Fas、Bcl-2、MMP-2基因 | 第19-20页 |
1.2.10 统计学分析 | 第20-21页 |
第二章 实验结果 | 第21-38页 |
2.1 CD59-pIRES质粒的鉴定 | 第21页 |
2.2 钝顶螺旋藻藻蓝蛋白的鉴定 | 第21-22页 |
2.3 各组ApoE(-/-)小鼠CD59mRNA表达水平 | 第22-24页 |
2.3.1 各组小鼠total RNA含量及纯度分析 | 第22-23页 |
2.3.2 各组小鼠CD59 mRNA表达水平分析 | 第23-24页 |
2.4 各组ApoE(-/-)小鼠CD59蛋白的表达量 | 第24-25页 |
2.5 各组ApoE(-/-)小鼠血清血脂生化水平的变化 | 第25-26页 |
2.6 各组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观察 | 第26-28页 |
2.7 细胞凋亡的检测结果 | 第28-29页 |
2.8 CDK4 mRNA水平的检测结果 | 第29-31页 |
2.9 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_1的荧光免疫检测结果 | 第31-32页 |
2.10 Fas、Bcl-2、MMP-2基因的免疫组化结果 | 第32-38页 |
2.10.1 促凋亡基因Fas的蛋白表达量 | 第32-34页 |
2.10.2 抗凋亡基因Bcl-2的蛋白表达量 | 第34-36页 |
2.10.3 各组小鼠MMP-2基因的免疫组化结果 | 第36-38页 |
第三章 讨论 | 第38-43页 |
结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综述 | 第47-57页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7-58页 |
附录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