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量子点的合成及基于量子点和荧光染料的SiO2荧光编码纳米颗粒的制备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目录第9-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8页
    1.1 荧光分析简介第11页
    1.2 荧光编码纳米颗粒第11-12页
    1.3 编码荧光纳米颗粒的组成第12页
    1.4 荧光编码元素第12-23页
        1.4.1 有机荧光染料第12-14页
        1.4.2 量子点第14-23页
            1.4.2.1 量子点的概念和组成第14页
            1.4.2.2 量子点的结构及发光原理第14-16页
            1.4.2.3 量子点发光特性第16-19页
            1.4.2.4 量子点的制备方法第19-22页
            1.4.2.5 量子点研究进展及基于量子点的编码第22-23页
    1.5 荧光编码载体第23-24页
    1.6 编码荧光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第24-26页
        1.6.1 载体内部编码法第24-25页
        1.6.2 载体表面编码法第25页
        1.6.3 其他编码法第25-26页
    1.7 编码荧光纳米颗粒的应用第26页
    1.8 小结第26-27页
    1.9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7-28页
第二章 水相制备巯基丙酸修饰的CdTe量子点第28-37页
    2.1 引言第28-29页
    2.2 实验部分第29-30页
        2.2.1 实验试剂第29-30页
        2.2.2 实验仪器第30页
        2.2.3 实验方法第30页
    2.3 实验结果和讨论第30-35页
        2.3.1 量子点的形貌表征第30-31页
        2.3.2 回流时间对CdTe量子点的影响第31-32页
        2.3.3 回流温度对CdTe量子点的影响第32-33页
        2.3.4 前驱体pH对CdTe量子点的影响第33-35页
        2.3.5 CdTe量子点的X射线衍射图谱分析第35页
    2.4 小结第35-37页
第三章 (FITC/SiO_2-CdTe QDs)-SiO_2复合结构编码荧光纳米颗粒的制备第37-47页
    3.1 引言第37-38页
    3.2 实验部分第38-40页
        3.2.1 仪器与试剂第38-39页
        3.2.2 实验方法第39-40页
            3.2.2.1 (FITC/SiO_2-CdTe QDs)-SiO_2复合结构编码荧光纳米颗粒的制备第39-40页
            3.2.2.2 FITC/SiO_2 NPs的荧光泄漏第40页
            3.2.2.3 荧光纳米颗粒的后编码第40页
            3.2.2.4 混合(FITC/SiO_2-CdTe QDs)-SiO_2多层结构编码荧光纳米颗粒与蛋白质的结合第40页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40-46页
        3.3.1 FITC/SiO_2 NPs的性能表征第41-43页
            3.3.1.1 FITC/SiO_2 NPs的SEM图第41页
            3.3.1.2 FITC/SiO_2 NPs的荧光泄露第41-43页
        3.3.2 FITC/SiO_2-CdTe QDs和(FITC/SiO_2-CdTe QDs)-SiO_2的性能表征第43-44页
            3.3.2.1 电镜图第43-44页
            3.3.2.2 荧光光谱第44页
        3.3.3 铜离子后编码第44-45页
        3.3.4 (FITC/SiO_2-CdTe QDs)-SiO_2多重复合结构编码荧光纳米颗粒与血红蛋白结合第45-46页
    3.4 结论第46-47页
第四章 混合(RBITC/SiO_2-CdTe QDs)-SiO_2编码荧光纳米颗粒的制备第47-56页
    4.1 前言第47-48页
    4.2 实验部分第48-50页
        4.2.1 实验仪器和药品第48-49页
            4.2.1.1 实验仪器第48页
            4.2.1.2 实验药品第48-49页
        4.2.2 荧光编码颗粒的制备第49-50页
            4.2.2.1 (RBITC/SiO_2)纳米颗粒的制备第49页
            4.2.2.2 混合结构(RBITC/SiO_2-CdTe)-SiO_2编码荧光纳米颗粒的制备第49-50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50-54页
        4.3.1 RBITC/SiO_2荧光纳米颗粒的性能表征第50-52页
            4.3.1.1 RBITC/SiO_2荧光纳米颗粒的扫描电镜图第50-51页
            4.3.1.2 RBITC/SiO_2荧光纳米颗粒的荧光光谱表征第51-52页
        4.3.2 RBITC/SiO_2-CdTe QDs的形貌表征第52-54页
            4.3.2.1 RBITC/SiO_2-CdTe QDs的扫描隧道显微镜表征第52-53页
            4.3.2.2 RBITC/SiO_2-CdTe QDs的透射电镜表征第53页
            4.3.2.3 (RBITC/SiO_2-CdTe QDs)-SiO_2编码荧光纳米颗粒的扫描电镜表征第53-54页
        4.3.4 Ag~+后编码第54页
    4.4 小结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65页
致谢第65-66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第66-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P d/MIL-101(Cr)催化剂上2,3,5-三甲基苯醌催化加氢
下一篇:高效毛细管电泳酶抑制剂筛选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