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冶金工业论文--冶金机械、冶金生产自动化论文--炼钢机械与生产自动化论文--炼钢机械论文--连续铸钢设备论文

连铸出口输送辊道群体损伤机理及对策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目录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3页
    1.1 课题背景第8-9页
    1.2 连铸技术的发展第9-10页
    1.3 连铸输送辊道主要存在的问题第10-12页
    1.4 本课题的选题意义第12页
    1.5 论文主要工作内容和创新点第12页
    1.6 本章总结第12-13页
第二章 连铸坯的高温力学性能第13-18页
    2.1 连铸输送辊道工作原理第13-14页
    2.2 连铸坯输送温度第14-15页
    2.3 连铸坯高温力学性能第15-17页
        2.3.1 高温杨氏弹性模量第15-17页
    2.4 本章总结第17-18页
第三章 输送辊道群体损伤机理分析第18-28页
    3.1 ALGOR 软件分析基础第18-20页
        3.1.1 ALGOR 概述第18-19页
        3.1.2 ALGOR 分析问题步骤第19-20页
    3.2 连铸坯的 ALGOR 有限元分析实现方法第20-24页
        3.2.1 连铸坯模型简化分析第20页
        3.2.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网格划分第20-22页
        3.2.3 加载及求解第22页
        3.2.4 连铸坯板头因自重产生下垂的数值计算第22-23页
        3.2.5 实测结果与 ALGOR 计算结果对比第23-24页
    3.3 铸坯冲击损坏机理第24-27页
        3.3.1 铸坯对小齿轮的冲击载荷第24-25页
        3.3.2 小齿轮承受冲击情况下的强度计算第25-27页
    3.4 本章总结第27-28页
第四章 连铸出口输送辊道支撑辊间距改造第28-34页
    4.1 出口输送辊道支撑辊间距改造第28-29页
        4.1.1 间距选择第28页
        4.1.2 加装被动支撑辊的具体方法第28-29页
    4.2 加装托辊而减少冲击后,驱动减速器高速轴小齿轮强度计算第29-32页
        4.2.1 优化后的铸坯有限元分析第29-30页
        4.2.2 加装自由托辊后的小齿轮强度计算第30-32页
    4.3 小齿轮抗冲击的强度储备仍然不足第32页
    4.4 本章总结第32-34页
第五章 连铸输送辊道减速器优化第34-42页
    5.1 复合形法在齿轮啮合参数优化方面的应用第34-35页
        5.1.1 某厂减速器使用基本情况第34页
        5.1.2 复合形方法在齿轮啮合参数优化方面的应用第34-35页
    5.2 减速器优化方法第35-39页
        5.2.1 减速器接触承载能力第35-36页
        5.2.2 优化目标函数的确定第36-37页
        5.2.3 优化约束的建立第37-39页
        5.2.4 连铸减速器的优化第39页
    5.3 减速器优化结果第39-41页
    5.4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42-44页
    6.1 全文总结第42-43页
    6.2 课题展望与建议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7页
致谢第47-48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第48-49页
详细中文摘要第49-51页
详细英文摘要第51-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滚筒式取料机料耙及其驱动装置改造和优化
下一篇:地下卷取机主传动系统扭振的解析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