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

樊樊山及其诗歌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緒論第13-20页
第一章 樊山生平及著述第20-56页
    第一節 樊氏家族及樊山科舉之路第20-27页
        一、恩施樊氏第20-22页
        二、幼承庭訓第22-24页
        三、賜進士出身第24-27页
    第二節 樊山仕宦經歷第27-37页
        一、幕府生涯第27-29页
        二、陝西為知縣及《樊山政書》第29-33页
        三、鼎革後的宦場角逐第33-37页
    第三節 樊山著述概述第37-56页
        一、樊山詩集第38-50页
        二、樊山文集第50-51页
        三、樊山詞集第51-53页
        四、樊山小說第53-54页
        五、樊山合集第54-56页
第二章 樊山與詩社活動第56-86页
    第一節 青門萍社——陝西為官期(1888—1898)第57-63页
        一、青門萍社的主要活動第57-59页
        二、青門萍社的主要成員第59-63页
    第二節 超社——滬上遣民期(1913—1914)第63-71页
        一、超社形成第64-65页
        二、超社活動第65-68页
        三、超社解散第68-71页
    第三節 晚晴簃詩社——民國後(1919—1929)第71-77页
        一、樊山與《晚晴簃詩匯》编纂第72-73页
        二、樊山選詩觀略評第73-74页
        三、樊山詩未入《晚清簃詩匯》第74-77页
    第四節 詩鐘社——樊山晚年(約1913—1931)第77-86页
        一、樊山參加的詩鍾社第78-82页
        二、樊山所作詩鍾特點第82-84页
        三、參加詩鍾活動的動機第84-86页
第三章 樊山詩歌創作與師友第86-123页
    第一節 轉益多師是汝師第86-94页
        一、長慶體、梅村體第87-89页
        二、得力于名師第89-90页
        三、其他諸家第90-94页
    第二節“經濟之學”下的詩學——兼論張之洞對樊山的影響第94-105页
        一、請業張之洞門下第95-97页
        二、“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第97-100页
        三、“詩非有事勿作”第100-102页
        四、樊山對張之洞的評價第102-105页
    第三節 “性情为诗”的感召——兼論李慈銘對樊山的影響第105-115页
        一、越縵門下第105-109页
        二、樊山與浙派同人交往第109-112页
        三、李慈銘評樊袁詩第112-115页
    第四節 晚年詩風“拉雜鄙俚”之俗——兼論易順鼎對樊山的影響第115-123页
        一、“剪髮辯”與“聲色辯”第116-118页
        二、樊山“捧角詩”創作第118-120页
        三、對樊山晚年詩風的評價第120-123页
第四章 樊山詩歌分類研究第123-165页
    第一節 樊山艷詩創作研究第123-140页
        一、樊山艷詩創作情況第124-126页
        二、樊山艷詩分類研究第126-135页
        三、樊山艷詩特點及創作緣由第135-140页
    第二節 樊山紀行詩研究第140-148页
        一、日記體例第141-142页
        二、詩歌為主體第142-145页
        三、内蕴探析第145-148页
    第三節 樊山戰爭詩研究第148-154页
        一、對歷史的再現第148-150页
        二、對戰爭的描述第150-152页
        三、學杜甫、陸游第152-154页
    第四節 樊山題畫詩研究第154-165页
        一、题绘画詩第154-157页
        二、題照像詩第157-161页
        三、樊山與畫家的交往第161-165页
第五章 樊山的詩學主張及詩學地位第165-178页
    第一節 樊山詩學觀點及創作特色第165-173页
        一、樊山詩學觀點第165-167页
        二、樊山詩歌創作特色第167-173页
    第二節 樊山詩的地位及影響第173-178页
        一、點將論第173-174页
        二、比較論第174-176页
        三、正面評價第176页
        四、反面評價第176-178页
結論第178-180页
参考文献第180-187页
附錄二:樊山詩文輯佚第187-216页
附錄一:眼底厭看新世界,曲中猶見舊山河——論《琴樓夢》創作主題第216-228页
附小說:琴樓夢小說第228-237页
致謝第237页

论文共23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书法结体和章法研究
下一篇:盎格鲁—撒克逊文学中的荒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