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1页 |
1.1 论文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1.2 非稳态流动结构激励特性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3 空化激励特性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第二章 离心泵内部非稳态流动激励特性基本理论 | 第21-33页 |
2.1 压力脉动 | 第21-26页 |
2.1.1 压力脉动的产生 | 第21-22页 |
2.1.2 动静干涉 | 第22-26页 |
2.2 空化激励特性 | 第26-29页 |
2.3 涡激振动现象 | 第29-3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第三章 离心泵全流道非稳态数值计算与分析 | 第33-55页 |
3.1 数值计算理论 | 第33-36页 |
3.1.1 控制方程 | 第33-36页 |
3.2 数值计算方法 | 第36-41页 |
3.2.1 模型泵设计 | 第36-38页 |
3.2.2 网格生成 | 第38-39页 |
3.2.3 计算方法及边界条件 | 第39-41页 |
3.3 结果分析 | 第41-52页 |
3.3.1 数值方法验证 | 第41-43页 |
3.3.2 非稳态流动特性分析 | 第43-5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2-55页 |
第四章 叶片尾缘形状对压力脉动的影响及设计方法初探 | 第55-69页 |
4.1 叶片尾缘形状对模型泵性能及压力脉动的影响 | 第55-64页 |
4.2 低压力脉动能量离心泵设计技术 | 第64-67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第五章 离心泵内部空化演变过程的可视化研究 | 第69-85页 |
5.1 可视化试验系统 | 第69-70页 |
5.2 设计工况下空化分析 | 第70-80页 |
5.2.1 空化初始阶段Ⅰ | 第73-74页 |
5.2.2 空化发展阶段Ⅱ | 第74-75页 |
5.2.3 空化状态转变阶段Ⅲ | 第75-76页 |
5.2.4 空化恶化阶段Ⅳ | 第76-80页 |
5.3 偏工况下空化分析 | 第80-8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2-85页 |
第六章 离心泵压力脉动及振动特性的试验研究 | 第85-107页 |
6.1 信号分析 | 第85-87页 |
6.2 试验系统及测量方法 | 第87-89页 |
6.3 试验结果分析 | 第89-105页 |
6.3.1 压力脉动特性 | 第89-98页 |
6.3.2 振动特性 | 第98-105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05-107页 |
第七章 空化激励压力脉动及振动特性试验研究 | 第107-141页 |
7.1 空化试验系统 | 第107-109页 |
7.2 试验结果分析 | 第109-139页 |
7.2.1 空化对压力脉动特性的影响 | 第111-124页 |
7.2.2 空化诱导振动特性 | 第124-139页 |
7.3 本章小结 | 第139-141页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41-145页 |
8.1 全文总结 | 第141-143页 |
8.1.1 数值计算研究 | 第141-142页 |
8.1.2 试验研究 | 第142-143页 |
8.2 工作展望 | 第143-145页 |
参考文献 | 第145-155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 | 第155-159页 |
致谢 | 第1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