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油料作物论文--大豆论文

OsPT2和OsPT6转基因大豆的遗传稳定性分析及耐低磷候选基因的克隆与初步功能研究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9页
缩略语表及其英汉对照第10-11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23页
    1 大豆响应低磷胁迫的变化第11-14页
        1.1 形态的变化第12-13页
        1.2 生理生化的变化第13-14页
    2 参与磷酸盐调控的因子第14-19页
        2.1 磷酸盐转运蛋白第14-15页
        2.2 转录因子第15-17页
        2.3 活化有机磷的酶第17-18页
        2.4 质膜H~+-ATPase第18页
        2.5 其他因子第18-19页
    3 过氧化物酶POD的相关研究第19-20页
        3.1 过氧化物酶在植物抗性中的作用第19页
        3.2 过氧化物酶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第19-20页
    4 数字基因表达谱分析在基因挖掘中的应用第20-22页
        4.1 数字基因表达谱分析的原理第20-21页
        4.2 数字基因表达谱分析的应用第21-22页
    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2-23页
第二章 大豆品种的耐低磷能力评价第23-31页
    1 材料和方法第23-25页
        1.1 试验材料第23页
        1.2 试验方法第23-24页
        1.3 测定指标第24页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第24-25页
    2 结果与分析第25-29页
    3 讨论第29-31页
第三章 OsPT2和OsPT6转基因大豆的遗传稳定性分析第31-43页
    1 材料和方法第31-34页
        1.1 试验材料第31-32页
        1.2 转基因大豆的分子生物学鉴定第32-33页
        1.3 转基因大豆的农艺性状调查第33-34页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第34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4-40页
        2.1 转基因大豆的扩繁第34页
        2.2 转基因大豆的遗传稳定性分析第34-37页
        2.3 转基因大豆的农艺性状调查第37-40页
        2.4 杂交组合配置第40页
    3 讨论第40-43页
第四章 OsPT6转基因大豆的数字基因表达谱分析第43-59页
    1 材料和方法第43-47页
        1.1 植物材料与处理第43-44页
        1.2 总RNA的提取第44-45页
        1.3 数字基因表达谱测序第45页
        1.4 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第45页
        1.5 GO和KEGG富集分析第45-46页
        1.6 qRT-PCR验证第46-47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7-56页
        2.1 测序质量分析第47-48页
        2.2 基因表达水平分析第48页
        2.3 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第48-50页
        2.4 GO功能注释结果第50-55页
        2.5 KEGG代谢通路分析结果第55-56页
        2.6 qRT-PCR验证第56页
    3 讨论第56-59页
第五章 大豆GmPOD1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第59-69页
    1 材料和方法第59-63页
        1.1 实验材料第59-60页
        1.2 实验方法第60-63页
    2 结果与分析第63-66页
        2.1 总RNA的提取第63-64页
        2.2 GmPCD1基因的全长cDNA克隆第64-65页
        2.3 GmPOD1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第65页
        2.4 过表达载体的构建和转化拟南芥第65-66页
        2.5 转基因阳性苗的筛选和PCR检测第66页
    3 讨论第66-69页
全文结论与创新之处第69-71页
参考文献第71-7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77-79页
致谢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种植多花黑麦草对稻田土壤肥力与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下一篇:长江中下游小麦主推品种氮素吸收利用的演进特征及其生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