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引言 | 第10-11页 |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1-16页 |
| (一)一则案例 | 第11页 |
| (二)主要争议 | 第11-12页 |
| (三)争议成因 | 第12-16页 |
| 二、挂靠方承担责任说及其缺陷 | 第16-20页 |
| (一)无效合同理论作为确定挂靠方责任的规范依据 | 第16-19页 |
| (二)合同的相对性原则作为确定挂靠方责任的法理依据 | 第19-20页 |
| (三)挂靠方单独承担责任学说的缺陷 | 第20页 |
| 三、被挂靠单位承担责任说及其缺陷 | 第20-25页 |
| (一)表见代理理论作为确定被挂靠单位责任的规范依据 | 第20-23页 |
| (二)权利义务相一致原则作为确定被挂靠单位责任的法理依据 | 第23-24页 |
| (三)被挂靠单位单独承担责任说的缺陷 | 第24-25页 |
| 四、被挂靠单位和挂靠方承担按份责任说及其缺陷 | 第25-28页 |
| (一)最高人民法院的批复作为确定挂靠双方按份责任的规范依据 | 第25页 |
| (二)运行支配与运行利益理论作为确定挂靠双方按份责任的法理依据 | 第25-27页 |
| (三)被挂靠单位和挂靠方按份承担责任说的缺陷 | 第27-28页 |
| 五、被挂靠单位和挂靠方承担连带责任说及其正当性 | 第28-34页 |
| (一)连带责任理论作为确定挂靠双方连带责任的规范依据 | 第28-30页 |
| (二)合同相对性原则的突破作为确定挂靠双方连带责任的法理依据 | 第30-32页 |
| (三)被挂靠单位和挂靠方连带承担责任说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 第32-34页 |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