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腔侧充种式水稻精量穴播排种器的设计与试验
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1 水稻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 第10页 |
1.1.2 水稻主要种植模式 | 第10页 |
1.2 水稻机直播技术、直播机种类及其研究现状 | 第10-16页 |
1.2.1 水稻直播技术 | 第10-11页 |
1.2.2 水稻直播机种类 | 第11页 |
1.2.3 国外水稻直播机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4 国内水稻直播机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3 水稻排种器种类及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3.1 排种器种类 | 第16页 |
1.3.2 国外水稻排种器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3.3 国内水稻排种器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8-22页 |
1.4.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8-19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1.4.3 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第2 章水稻种子物料特性试验 | 第22-29页 |
2.1 试验材料及制备 | 第22-23页 |
2.2 水稻种子物理机械特性 | 第23-25页 |
2.2.1 水稻种子三轴尺寸 | 第23-25页 |
2.2.2 水稻种子千粒重测定 | 第25页 |
2.3 水稻种子散粒体特性 | 第25-28页 |
2.3.1 水稻种子休止角 | 第26-27页 |
2.3.2 水稻种子滑动摩擦角 | 第27-2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排种器关键部件结构设计 | 第29-44页 |
3.1 排种器结构及工作原理 | 第29-30页 |
3.2 排种盘结构尺寸参数确定 | 第30-39页 |
3.2.1 排种盘直径 | 第30-31页 |
3.2.2 排种盘型孔数量 | 第31-32页 |
3.2.3 排种盘直径 | 第32-34页 |
3.2.4 型孔深度 | 第34页 |
3.2.5 排种盘位置角 | 第34-38页 |
3.2.6 排种盘厚度 | 第38-39页 |
3.3 清种护种毛刷结构设计 | 第39-40页 |
3.4 清堵装置结构设计 | 第40-41页 |
3.5 排种盘壳体参数 | 第41-42页 |
3.6 种箱结构 | 第42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4章 双腔机械式排种器排种过程理论分析 | 第44-51页 |
4.1 排种器充种过程 | 第44-45页 |
4.2 排种器清种、护种过程 | 第45-49页 |
4.2.1 排种器清种过程 | 第46-48页 |
4.2.2 排种器护种过程 | 第48-49页 |
4.3 排种器投种过程 | 第49-50页 |
4.4 排种器清堵过程 | 第5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5章 排种器台架试验 | 第51-56页 |
5.1 台架试验 | 第51-54页 |
5.1.1 试验装置 | 第51页 |
5.1.2 试验材料及其制备 | 第51页 |
5.1.3 评价指标 | 第51-53页 |
5.1.4 试验设计 | 第53页 |
5.1.5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53-54页 |
5.2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6-59页 |
6.1 全文结论 | 第56-57页 |
6.2 展望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4页 |
附录 | 第64-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