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一例pH实时监控荧光探针设计及作用机制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绪论第8-28页
    1.1 细胞内pH值的测定第9-11页
        1.1.1 弱酸弱碱分布法第9页
        1.1.2 核磁共振法第9-10页
        1.1.3 微电极法第10页
        1.1.4 荧光探针法第10-11页
    1.2 pH荧光探针研究进展第11-26页
        1.2.1 溶酶体pH探针第11-19页
        1.2.2 线粒体pH探针第19-23页
        1.2.3 肿瘤pH探针第23-26页
        1.2.4 其他pH探针第26页
    1.3 论文设计思想及研究内容第26-28页
2 实时监控活体内pH的荧光探针第28-56页
    2.1 引言第28-29页
    2.2 实验部分第29-34页
        2.2.1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29页
        2.2.2 探针分子的合成第29-30页
        2.2.3 探针分子的性能测试第30-34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34-55页
        2.3.1 RA对H~+的响应机理第34-35页
        2.3.2 RA的体外光谱性质和对H+的选择性第35-39页
        2.3.3 RA对活细胞的毒性测试第39-40页
        2.3.4 RA在活细胞中的成像第40-44页
        2.3.5 RA实时监控细胞溶酶体pH的变化第44-49页
        2.3.6 RA在SPF小鼠体内成像第49-52页
        2.3.7 RA对移植有HeLa和HL-7702小鼠成像第52-53页
        2.3.8 RA对卵巢癌肿瘤小鼠成像第53-55页
    2.4 本章小结第55-56页
3 荧光修饰对青蒿琥酯诱导溶酶体作用的影响第56-71页
    3.1 引言第56-57页
    3.2 实验部分第57-62页
        3.2.1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57页
        3.2.2 染料分子合成及青蒿琥酯(ART)的荧光修饰第57-61页
        3.2.3 E、B、N及ART的荧光修饰AE、AB、AN性能测试第61-62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62-70页
        3.3.1 E、B、N与AE、AB、AN的光谱性质比较第62-64页
        3.3.2 E、B、N、AE、AB、AN在活细胞中的荧光成像第64-65页
        3.3.3 E、B、N、AE、AB、AN溶酶体定位实验第65-67页
        3.3.4 液相色谱分析AE、AB、AN酶水解率第67-68页
        3.3.5 ART与AE、AB、AN以及A+E、A+B、A+N对细胞活性的差异第68-70页
    3.4 本章小结第70-71页
结论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9页
附录A 化合物的谱图第79-8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89-90页
致谢第90-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芳胺连续流动硝化及光催化脱羧硝化研究
下一篇:含NADH模型的金属—有机大环催化性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