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疏孔径轴外视场相位差异法的研究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5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第二章 稀疏孔径两反望远系统 | 第15-30页 |
2.1 稀疏孔径光学系统 | 第15-21页 |
2.1.1 结构形式 | 第15页 |
2.1.2 子孔径阵列形式 | 第15-16页 |
2.1.3 特征指标 | 第16-18页 |
2.1.4 广义光瞳函数 | 第18-20页 |
2.1.5 成像原理 | 第20-21页 |
2.2 三子镜稀疏孔径两反望远系统设计 | 第21-24页 |
2.3 轴外视场与子镜误差对系统的影响 | 第24-2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第三章 轴外视场相位差异法 | 第30-45页 |
3.1 相位差异法原理 | 第30-35页 |
3.1.1 极大似然估计 | 第32页 |
3.1.2 最小二乘法估计 | 第32-34页 |
3.1.3 最佳离焦量估计 | 第34-35页 |
3.2 双泽尼克多项式 | 第35-44页 |
3.2.1 含有视场双泽尼克多项式的提出 | 第35-37页 |
3.2.2 极坐标下的双泽尼克多项式 | 第37-42页 |
3.2.3 双泽尼克多项式的数值模拟 | 第42-44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稀疏孔径光学系统误差的分析与仿真 | 第45-60页 |
4.1 视场系数估计 | 第45-49页 |
4.2 相对模糊度函数及峰值信噪比 | 第49-54页 |
4.2.1 无子镜误差时不同视场成像 | 第51-52页 |
4.2.2 0°视场时不同子镜误差成像 | 第52-54页 |
4.3 相位差异法模拟及图像复原 | 第54-59页 |
4.3.1 遗传算法 | 第55-56页 |
4.3.2 模拟流程 | 第56-5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