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工业经济理论论文--工业企业组织与管理论文--财务管理与经济核算论文

制造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影响的研究--兼论不同产权性质下的比较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导言第12-18页
    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2 研究意义第13-14页
        1.2.1 理论意义第13-14页
        1.2.2 现实意义第14页
    1.3 研究内容第14-15页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第15-16页
        1.4.1 研究方法第15页
        1.4.2 技术路线图第15-16页
    1.5 研究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16-18页
        1.5.1 研究创新点第16-17页
        1.5.2 研究不足之处第17-18页
2 文献综述第18-24页
    2.1 国外内部控制影响盈余管理的研究综述第18-20页
    2.2 国内内部控制影响盈余管理的研究综述第20-22页
    2.3 产权性质、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第22-23页
    2.4 文献评述第23-24页
3 理论分析第24-35页
    3.1 内部控制概述第24-27页
        3.1.1 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第24-26页
        3.1.2 内部控制的目标第26-27页
    3.2 盈余管理的含义和手段第27-29页
        3.2.1 盈余管理的含义第27-28页
        3.2.2 盈余管理的手段第28-29页
    3.3 控制人性质的定义第29-30页
    3.4 内部控制和盈余管理的相关性分析第30-32页
        3.4.1 控制环境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第30-31页
        3.4.2 风险评估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第31页
        3.4.3 控制活动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第31页
        3.4.4 信息与沟通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第31-32页
        3.4.5 内部监督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第32页
    3.5 研究假设第32-35页
        3.5.1 内部控制对真实盈余管理影响假设第32-33页
        3.5.2 内部控制影响应计盈余管理的假设第33-35页
4 研究设计第35-40页
    4.1 样本与数据来源第35页
    4.2 盈余管理的度量第35-37页
        4.2.1 真实盈余管理度量第35-36页
        4.2.2 应计盈余管理的度量第36-37页
        4.2.3 内部控制质量的度量第37页
    4.3 控制变量的选择第37-39页
    4.4 研究模型第39-40页
5 实证研究第40-50页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第40-41页
    5.2 相关性统计分析第41-44页
    5.3 多元回归分析第44-50页
        5.3.1 内部控制对真实盈余管理和应计盈余管理影响回归分析第44-46页
        5.3.2 不同终极控制人下的回归分析第46-50页
6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第50-52页
    6.1 研究结论第50页
    6.2 政策启示第50-52页
        6.2.1 对上市公司的政策启示第50页
        6.2.2 对监管部门的政策启示第50页
        6.2.3 对投资者的建议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56页
致谢第56-57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第57-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煤电企业碳会计体系构建研究
下一篇:我国珠宝行业税收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