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1-14页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4-22页 |
2.1 设计方案 | 第14-15页 |
2.1.1 病例收集 | 第14页 |
2.1.2 记录变量 | 第14页 |
2.1.3 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2.2 材料 | 第15-16页 |
2.2.1 研究对象 | 第15-16页 |
2.2.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16页 |
2.3 方法 | 第16-20页 |
2.3.1 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脐动脉S/D、RI、PI值 | 第16-17页 |
2.3.2 血清IL-21、IL-6、IL-16的检测 | 第17-20页 |
2.4 统计学分析 | 第20-22页 |
第3章 结果 | 第22-25页 |
3.1 随访结果 | 第22页 |
3.2 对照组和病例组的血清IL-21,IL-6,IL-16水平 | 第22-23页 |
3.3 对照组和病例组脐动脉血流参数S/D、PI、RI值 | 第23页 |
3.4 IL-21、IL6、IL-16,脐动脉S/D、PI、RI单独及联合预测子痫前期的价值 | 第23-24页 |
3.5 各指标单独及联合对PE的预测ROC曲线 | 第24-25页 |
第4章 讨论 | 第25-30页 |
4.1 IL-21、IL-6、IL-16预测子痫前期 | 第26-27页 |
4.2 脐动脉血流参数S/D、PI、RI预测子痫前期 | 第27-28页 |
4.3 IL-21、IL-6、IL-16联合脐动脉血流参数S/D、PI、RI预测子痫前期.. | 第28-30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30-31页 |
5.1 结论 | 第30页 |
5.2 不足与展望 | 第30-31页 |
致谢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6页 |
附图 | 第36-38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38-39页 |
综述 | 第39-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