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数据中心结构及其路由方法设计
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3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30页 |
1.2.1 以交换机为核心的数据中心 | 第14-20页 |
1.2.2 以服务器为核心的数据中心 | 第20-24页 |
1.2.3 模块化数据中心 | 第24-25页 |
1.2.4 随机型数据中心 | 第25-27页 |
1.2.5 无线数据中心 | 第27-29页 |
1.2.6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 第29-30页 |
1.3 论文研究思路及内容 | 第30-33页 |
第二章 新型有线数据中心可扩展拓扑结构设计 | 第33-41页 |
2.1 现有有线DCN结构优劣势分析 | 第33-34页 |
2.2 背景知识 | 第34-35页 |
2.2.1 通用超级立方体 | 第34-35页 |
2.2.2 随机正则图 | 第35页 |
2.2.3 复合图 | 第35页 |
2.3 混合结构设计 | 第35-40页 |
2.3.1 拓扑概述 | 第36-37页 |
2.3.2 R3:基于复合图的拓扑结构 | 第37-39页 |
2.3.3 混合数据中心中的部署策略 | 第39-4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三章 R3的路由算法及其性能评估 | 第41-54页 |
3.1 R3路由算法设计 | 第41-44页 |
3.1.1 基于边着色的标识分配方法 | 第42-43页 |
3.1.2 基于标识的路由算法 | 第43-44页 |
3.2 R3拓扑优化 | 第44-47页 |
3.2.1 R3结构设计的相关因素 | 第45页 |
3.2.2 R3拓扑优化策略 | 第45-47页 |
3.3 R3增量扩展 | 第47-49页 |
3.3.1 向已有集群中添加节点 | 第47-48页 |
3.3.2 添加新的集群实现扩展 | 第48-49页 |
3.4 路由灵活性比较 | 第49-50页 |
3.5 接线成本比较 | 第50-51页 |
3.6 网络性能评估 | 第51-52页 |
3.7 讨论 | 第52-53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四章 新型无线数据中心可扩展拓扑结构设计 | 第54-62页 |
4.1 引言 | 第54-55页 |
4.2 DCN引入VLC链接的可行性分析 | 第55-56页 |
4.3 收发器之间的干扰问题 | 第56-57页 |
4.4 VLCcube拓扑结构设计 | 第57-6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五章 VLCcube中的路由算法及其性能评估 | 第62-75页 |
5.1 VLCcube中的混合路由算法 | 第62-63页 |
5.2 流调度问题建模 | 第63页 |
5.3 批量流调度方法 | 第63-67页 |
5.4 序列流调度方法 | 第67-68页 |
5.5 实验设置与实验方法 | 第68-69页 |
5.6 VLCcube拓扑性质评估 | 第69-70页 |
5.7 网络性能比较 | 第70-73页 |
5.7.1 Trace流量下的网络性能 | 第70-71页 |
5.7.2 Stride-2k流量下的网络性能 | 第71-72页 |
5.7.3 随机流量下的网络性能 | 第72-73页 |
5.8 拥塞感知的流调度算法评估 | 第73-74页 |
5.9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75-78页 |
6.1 本文主要贡献 | 第75-77页 |
6.2 今后进一步工作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6页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