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N中基于节点历史吞吐比的散发等待路由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3 论文的选题及意义 | 第12-13页 |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13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3-14页 |
第二章 DTN的体系结构 | 第14-23页 |
2.1 DTN的相关特点 | 第14-15页 |
2.2 DTN的体系结构 | 第15-22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容滞网络的路由算法 | 第23-37页 |
3.1 DTN的存储-携带-转发过程 | 第23-25页 |
3.2 DTN路由框架 | 第25-26页 |
3.2.1 DTN路由拓扑结构 | 第25页 |
3.2.2 DTN的先验知识库 | 第25-26页 |
3.3 DTN路由的分类 | 第26-28页 |
3.4 单拷贝路由 | 第28-30页 |
3.5 多拷贝路由 | 第30-36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基于节点历史吞吐比的散发等待路由算法 | 第37-52页 |
4.1 引言 | 第37页 |
4.2 相关工作 | 第37-38页 |
4.3 基于节点历史吞吐比的散发等待路由 | 第38-43页 |
4.3.1 节点的吞吐比计算 | 第38-41页 |
4.3.2 路由过程 | 第41-43页 |
4.4 仿真结果分析 | 第43-50页 |
4.4.1 仿真工具介绍 | 第43-45页 |
4.4.2 仿真参数配置 | 第45-46页 |
4.4.3 路由的性能评判标准 | 第46-47页 |
4.4.4 结果分析 | 第47-50页 |
4.5 结束语 | 第50-52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2-54页 |
5.1 总结 | 第52-53页 |
5.2 展望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