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业技术改造、农业技术经济论文

全球化背景下中美农业科技合作模式与机制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6页
第一章 导言第16-26页
   ·问题的提出第16页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6-22页
     ·国际科技合作的概念和特征第16-17页
     ·中国国际科技合作现状、模式及战略第17-18页
     ·中国在国际科技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第18-19页
     ·中外农业科技合作范例第19-20页
     ·文献述评第20-22页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第22-24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22页
     ·主要研究方法第22-23页
     ·研究的技术路线第23-24页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第24-26页
     ·可能的创新之处第24-25页
     ·可能的不足之处第25-26页
第二章 国际农业科技合作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第26-37页
   ·国际农业科技合作的相关概念第26-29页
     ·国际农业科技合作的相关概念界定第26-27页
     ·国际农业科技合作的特征第27-29页
   ·国际农业科技合作的理论基础第29-37页
     ·全球一体化理论第29-30页
     ·分工协作理论第30-32页
     ·比较优势理论第32-33页
     ·技术转移理论第33-35页
     ·博弈论视角下的中美农业科技合作第35-37页
第三章 中美农业科技合作的背景与互补性分析第37-48页
   ·中美农业科技合作的政治与经济背景分析第37-40页
     ·当前国际形势第37-38页
     ·中美合作的政治与经济背景第38-39页
     ·中美农业科技合作第39-40页
   ·中美农业科技资源的现状分析第40-45页
     ·中国农业科技资源与实力第40-43页
     ·美国农业科技资源与实力第43-45页
   ·中美农业科技合作的互补性分析第45-48页
     ·中美农业科技合作有利于两国资源的互补第46页
     ·中美农业科技合作有助于两国教育的交流第46-47页
     ·中美农业科技合作可优化两国的农产品贸易需求结构第47-48页
第四章 中美农业科技合作的变化轨迹及基本特征第48-60页
   ·19 世纪 40 年代~20 世纪 40 年代末中美农业科技合作第48-53页
     ·主要模式第48-49页
     ·主要科技合作活动第49-50页
     ·典型案例第50-52页
     ·中美农业科技合作的基本特征第52-53页
   ·20 世纪 70 年代末~至今中美农业科技合作与交流第53-60页
     ·中美农业科技合作主要模式第53-54页
     ·主要合作事件第54-55页
     ·典型案例第55-57页
     ·基本特征第57-60页
第五章 中美农业科技合作对农业经济影响分析第60-75页
   ·对中国农业经济影响及变化特征分析第60-67页
     ·农业生产总值发展变化第60-62页
     ·劳动生产率变化特征分析第62-64页
     ·农民收入变化特征分析第64-65页
     ·中国农业机械进口与农机化程度分析第65-67页
   ·对美国农业经济影响及变化特征分析第67-71页
     ·美国从进口中国产地农产品情况第67-69页
     ·美国出口到中国农产品变化情况第69-70页
     ·美国农机进口与农业机械化程度分析第70-71页
   ·中美农业科技合作对农业经济影响的实证检验第71-75页
     ·模型与指标第71-72页
     ·协整检验与结果第72-73页
     ·结论与分析第73-75页
第六章 中美农业科技合作影响因素的理论与实证第75-92页
   ·中美农业科技合作的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第75-76页
     ·资源因素第75页
     ·政治因素第75页
     ·关税制度因素第75-76页
     ·知识产权保护第76页
     ·科技投入因素第76页
     ·农业技术水平第76页
   ·中美农业科技合作的影响因素的现状分析第76-88页
     ·中美农业资源互补性现状分析第76-78页
     ·中美政治对农业科技合作影响分析第78页
     ·中美外贸政策现状分析第78-79页
     ·中美农产品关税现状分析第79-81页
     ·中美农业科技投入现状分析第81-85页
     ·中美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分析第85-88页
     ·中国农业科技进步现状分析第88页
   ·中美农业科技合作影响因素的实证检验第88-92页
     ·研究方法和模型选择第88-89页
     ·模型构建与指标选择第89-90页
     ·数据来源及模型检验第90-91页
     ·实证结果分析第91-92页
第七章 中美农业科技合作的模式选择分析第92-104页
   ·中美农业科技合作的模式分析第92-96页
     ·互补型双边合作模式第92-93页
     ·分布式多边合作模式第93页
     ·矩阵式合作模式第93-94页
     ·虚拟合作模式第94-95页
     ·中美农业科技合作模式比较第95-96页
   ·中美农业科技合作的战略构想第96-98页
     ·中美农业科技合作的广度维第96页
     ·中美农业科技合作深度维第96-97页
     ·中美农业科技合作可持续度维第97页
     ·中美农业科技合作效果度维第97-98页
   ·中美农业科技合作的领域与空间选择第98-100页
     ·农业生物资源合作第99页
     ·重大产业转型技术合作第99页
     ·前瞻性高新技术合作第99-100页
     ·应对全球挑战技术引进领域第100页
     ·农业科研新理念新方法的交流及综合科技能力提升领域合作第100页
   ·中美农业科技合作的方式选择第100-104页
     ·层次结构模型的构建第101页
     ·两两比较判断矩阵的构造第101-102页
     ·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第102页
     ·层次总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第102-104页
第八章 促进中美农业科技合作的对策第104-111页
   ·树立正确的合作理念第104-105页
   ·优化内外部合作环境第105-106页
     ·加强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改善外部软环境第105页
     ·完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增强内部源动力第105页
     ·建立健全合作政策体系,提升合作的效率第105-106页
     ·积极培育科技合作主体,提升合作的质量第106页
     ·利用市场机制整合资源,丰富合作的层次第106页
   ·创新中美农业科技合作运行机制第106-111页
     ·加强政府相关部门的政策指导与统筹规划第107-108页
     ·构建中美农业科技合作中介平台与服务体系第108-109页
     ·积极鼓励产学研结合的多元化合作主体第109页
     ·加强中美农业科技合作专业人才队伍培养与建设第109-111页
参考文献第111-116页
致谢第116-117页
作者简历第117页

论文共11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内蒙古自治区农业水价研究
下一篇: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