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创新点 | 第5-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1 绪论 | 第16-34页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6-19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6-17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7-19页 |
1.2 欧美债务危机的现象及本质 | 第19-26页 |
1.2.1 欧债危机发展历程 | 第19-22页 |
1.2.2 美债危机发展历程 | 第22-23页 |
1.2.3 欧美债务危机的差异分析 | 第23-25页 |
1.2.4 应对欧美债务危机的主要问题 | 第25-26页 |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结构安排 | 第26-31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26-29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9-30页 |
1.3.3 结构安排 | 第30-31页 |
1.4 主要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第31-34页 |
1.4.1 主要创新点 | 第31-32页 |
1.4.2 本文不足之处 | 第32-34页 |
2 文献综述 | 第34-49页 |
2.1 欧美债务危机的成因、现状及发展综述 | 第34-40页 |
2.1.1 债务危机理论研究 | 第34-35页 |
2.1.2 欧债危机成因、现状及发展 | 第35-38页 |
2.1.3 美债危机成因、现状及发展 | 第38-40页 |
2.2 欧美债务危机传导及影响机制的理论综述 | 第40-44页 |
2.2.1 基于计量模型的危机传导及影响研究 | 第40-41页 |
2.2.2 基于Network模型的危机传导及影响研究 | 第41-43页 |
2.2.3 基于资产负债表方法的危机传导及影响研究 | 第43-44页 |
2.3 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及对策的理论综述 | 第44-47页 |
2.3.1 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及对策的理论模型研究 | 第44页 |
2.3.2 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及对策的现实问题分析 | 第44-46页 |
2.3.3 宏观经济模型的发展及其在危机中的运用 | 第46-4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3 基于宏观金融工程的理论模型构建 | 第49-68页 |
3.1 理论模型体系 | 第49-50页 |
3.2 宏观金融工程风险管理理论 | 第50-66页 |
3.2.1 宏观金融工程理论 | 第50-53页 |
3.2.2 宏观金融工程的技术方法 | 第53-61页 |
3.2.3 宏观金融工程的Network模型 | 第61-66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4. 引入风险的宏观经济分析模型 | 第68-111页 |
4.1 引入风险因素的IS-LM-BP模型 | 第68-93页 |
4.1.1 封闭经济IS-LM模型 | 第68-72页 |
4.1.2 开放经济IS-LM-BP模型 | 第72-79页 |
4.1.3 IS-LM-BP-RP模型 | 第79-93页 |
4.2 引入风险因素的DSGE模型 | 第93-109页 |
4.2.1 DSGE模型的发展与特点 | 第93-102页 |
4.2.2 小国开放经济DSGE模型 | 第102-105页 |
4.2.3 DSGE模型的风险引入方式 | 第105-107页 |
4.2.4 引入风险因素的DSGE模型构建 | 第107-109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109-111页 |
5 实证研究 | 第111-130页 |
5.1 实证分析的主要问题 | 第111页 |
5.2 中国宏观风险及NETWORK模型实证研究 | 第111-119页 |
5.2.1 中国宏观风险分析 | 第111-113页 |
5.2.2 基于账面资产负债表的Network模型分析 | 第113-115页 |
5.2.3 基于或有资产负债表的Network模型分析 | 第115-117页 |
5.2.4 基于相关性的Network模型分析 | 第117-119页 |
5.3 基于IS-LM-BP-RP模型的实证研究 | 第119-122页 |
5.4 基于RP-DSGE模型的实证研究 | 第122-128页 |
5.4.1 风险溢价指数参数估计 | 第123-124页 |
5.4.2 RP-DSGE模型冲击分析 | 第124-128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28-130页 |
6. 总结及相关建议 | 第130-136页 |
6.1 全文主要结论 | 第130-132页 |
6.2 中国应对欧美债务危机的相关建议 | 第132-136页 |
6.2.1 建立宏观金融风险监测机系 | 第133页 |
6.2.2 加强宏观风险准备制度研究 | 第133-134页 |
6.2.3 稳健实施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 第134页 |
6.2.4 有效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 第134-135页 |
6.2.5 坚持金融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 第135-136页 |
参考文献 | 第136-144页 |
附录 | 第144-148页 |
攻博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主要成果 | 第148-149页 |
后记 | 第1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