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具备抗旋转能力的指静脉识别算法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2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3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3-14页
    1.3 研究现状第14-20页
        1.3.1 指静脉成像方式与手指轴向旋转的成因第14-16页
        1.3.2 指静脉图像的特征提取和匹配第16-19页
        1.3.3 指静脉识别研究的难点第19-20页
    1.4 本文的创新第20页
    1.5 论文的组织第20-22页
第二章 指静脉图像的获取及预处理第22-29页
    2.1 指静脉图像的获取第22页
    2.2 指静脉图像的ROI截取第22-24页
    2.3 指静脉图像增强第24-28页
        2.3.1 最大主曲率增强第24-25页
        2.3.2 宽线检测法第25-27页
        2.3.3 Gabor滤波增强第27-28页
    2.4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三章 指静脉图像轴向旋转校正算法研究第29-39页
    3.1 常用的指静脉图像旋转校正方法第29-32页
        3.1.1 椭圆映射法第30-31页
        3.1.2 图像降采样法第31-32页
        3.1.3 局部不变特征第32页
    3.2 指静脉旋转对识别的影响第32-36页
    3.3 基于纹理梯度的指静脉图像旋转校正第36-38页
    3.4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四章 指静脉图像的软生物特征提取算法研究第39-51页
    4.1 指静脉图像的主特征提取第39-45页
        4.1.1 局部二进制模式(LBP)第39-41页
        4.1.2 韦伯局部描述子(WLD)第41-43页
        4.1.3 方向梯度直方图(HOG)第43页
        4.1.4 尺度不变特征变换(SIFT)第43-45页
    4.2 指静脉图像的软生物特征提取第45-49页
        4.2.1 指静脉成像原理分析第45-46页
        4.2.2 背景层的提取第46-48页
        4.2.3 基于背景层图像的软生物特征提取第48-49页
    4.3 本章小结第49-51页
第五章 主特征和软生物特征的混合匹配第51-56页
    5.1 曼哈顿距离匹配第51-52页
    5.2 SVM匹配第52-54页
    5.3 基于曼哈顿距离与SVM的混合匹配法第54-55页
    5.4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六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56-71页
    6.1 实验设备与数据库第56-57页
    6.2 图像增强比较实验第57-59页
    6.3 轴向旋转校正比较实验第59-61页
    6.4 软生物特征提取方法性能测试第61-66页
    6.5 混合匹配算法比较实验第66-68页
    6.6 与现有方法的比较实验第68-69页
    6.7 本章小结第69-71页
总结与展望第71-73页
参考文献第73-8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0-81页
    已发表论文第80页
    已公开专利第80-81页
致谢第81-82页
附件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聚类算法的推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基于Android的智能点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