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艺术论文--建筑艺术作品的保护、修缮和仿造论文

基于价值诠释的闽越王城遗址展示设计策略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6页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第13-15页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第13-14页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第14-15页
    1.2 课题研究的基础第15-23页
        1.2.1 课题研究的对象及限定第15-16页
        1.2.2 遗址展示实践研究现状第16-19页
        1.2.3 诠释学与文化遗产领域交叉研究的现状第19-23页
    1.3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第23-25页
        1.3.1 研究方法第23-24页
        1.3.2 论文框架第24-25页
    1.4 研究架构第25-26页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诠释学的影响第26-41页
    2.1 相关概念第26-31页
        2.1.1 遗址的概念第26-27页
        2.1.2 价值的讨论第27页
        2.1.3 展示的概念第27-29页
        2.1.4 展示的原则第29-30页
        2.1.5 诠释学相关概念第30-31页
    2.2 诠释学的起源和当代发展第31-34页
        2.2.1 神学和语言学中诞生第31页
        2.2.2 普通诠释学和哲学诠释学的发展第31-33页
        2.2.3 当代的多元化发展第33-34页
    2.3 诠释学对遗址展示的影响第34-39页
        2.3.1 遗址价值诠释主张第34-36页
        2.3.2 遗址价值诠释的层次第36-39页
    2.4 本章小结第39-41页
第三章 遗址价值诠释研究第41-65页
    3.1 现有的展示诠释方式第41-45页
        3.1.1 现状展示第41-42页
        3.1.2 本体展示第42-43页
        3.1.3 内涵展示第43-45页
    3.2 遗址与展示设施的关联性第45-51页
        3.2.1 从保护出发第45-47页
        3.2.2 从展示出发第47-51页
    3.3 诠释遗址价值信息第51-62页
        3.3.1 遗址价值信息构成第51-52页
        3.3.2 诠释遗址本体物质要素第52-56页
        3.3.3 诠释遗址本体空间秩序第56-59页
        3.3.4 诠释遗址周边环境第59-62页
    3.4 本章小结第62-65页
第四章 闽越王城遗址价值构成第65-82页
    4.1 闽越王城遗址概述第65-67页
        4.1.1 遗址地理位置第65-66页
        4.1.2 遗址历史概况第66页
        4.1.3 遗址范围及保存情况第66-67页
    4.2 城址本体物质要素第67-70页
        4.2.1 体量第67-68页
        4.2.2 构造技术第68页
        4.2.3 装饰文化第68-69页
        4.2.4 形制第69-70页
    4.3 城址本体空间秩序第70-74页
        4.3.1 宫城布局第70-71页
        4.3.2 轴线和路径第71-73页
        4.3.3 边界第73页
        4.3.4 院落第73-74页
    4.4 周边环境第74-76页
        4.4.1“因天材,就地利”第74-75页
        4.4.2 内城外郭第75-76页
        4.4.3 郭外有郊第76页
    4.5 人文特征第76-80页
        4.5.1 闽越国历史第76-77页
        4.5.2 生产力水平第77-78页
        4.5.3 文字第78页
        4.5.4 墓葬制度第78-79页
        4.5.5 古村城村第79-80页
    4.6 本章小结第80-82页
第五章 闽越王城遗址价值诠释及展示设计策略第82-100页
    5.1 周边环境的价值诠释及展示设计策略第82-88页
        5.1.1 周边环境考古诠释及保存现状第82-83页
        5.1.2 展示诠释对周边环境的价值判断第83-84页
        5.1.3 周边环境的展示设计策略第84-88页
    5.2 本体空间秩序的价值诠释及展示设计策略第88-93页
        5.2.1 宗庙遗址考古诠释及保存现状第89-91页
        5.2.2 展示诠释对宗庙遗址本体空间秩序的价值判断第91-92页
        5.2.3 宗庙遗址空间秩序的展示设计策略第92-93页
    5.3 本体物质要素的价值诠释及展示设计策略第93-98页
        5.3.1 下寺岗一号建筑遗址考古诠释及保存现状第93-95页
        5.3.2 展示诠释对下寺岗遗址本体物质要素的价值判断第95-96页
        5.3.3 下寺岗遗址物质要素的展示设计策略第96-98页
    5.4 本章小结第98-100页
结语第100-102页
附录 图纸与照片来源列表第102-109页
参考文献第109-11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14-115页
致谢第115-116页
附件第116页

论文共11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市滨水公共运动休闲空间布局模式研究--以沈阳市为例
下一篇:基于广东地区气候条件的幼儿园外部活动空间设计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