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0 前言 | 第13-15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5-28页 |
1.1 湿地修复的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1.1 湿地生态修复技术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1.1.2 辽河口湿地存在的问题及修复现状 | 第16-17页 |
1.2 湿地N_2O通量的测定方法及影响因素 | 第17-20页 |
1.2.1 湿地N_2O通量的测定方法 | 第17-18页 |
1.2.2 湿地N_2O通量的影响因素 | 第18-20页 |
1.3 湿地N_2O的释放规律及生态效应 | 第20-21页 |
1.3.1 湿地N_2O气体的释放规律 | 第20-21页 |
1.3.2 湿地生态系统释放N_2O的生态效应 | 第21页 |
1.4 湿地沉积物N_2O的释放机制 | 第21-26页 |
1.4.1 硝化作用对N_2O释放的贡献量 | 第22-24页 |
1.4.2 反硝化作用对N_2O释放的贡献量 | 第24-26页 |
1.5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第26-28页 |
1.5.1 研究目的 | 第26页 |
1.5.2 研究意义 | 第26-27页 |
1.5.3 技术路线 | 第27-28页 |
2 生态修复过程中环境因子对湿地N_2O通量的影响及生态效应 | 第28-41页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第28-29页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29-31页 |
2.2.1 样品采集及处理 | 第29页 |
2.2.2 样品测定 | 第29-30页 |
2.2.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30-31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31-35页 |
2.3.1 植被修复对芦苇湿地土壤环境的影响 | 第31-32页 |
2.3.2 植被恢复对湿地N_2O通量日变化规律的影响 | 第32-34页 |
2.3.3 植被恢复对湿地N_2O通量的季节变化的影响 | 第34-35页 |
2.3.4 植被恢复对湿地N_2O全球增温潜势的影响 | 第35页 |
2.4 讨论 | 第35-40页 |
2.4.1 不同植被状态N_2O释放通量与湿地环境温度的关系 | 第35-37页 |
2.4.2 不同植被状态下N_2O释放通量与湿地土壤含水率的关系 | 第37页 |
2.4.3 植被退化与恢复对N_2O释放通量的影响与湿地土壤电导率的关系 | 第37-38页 |
2.4.4 植被恢复对湿地N_2O释放通量的影响与湿地C、N、P含量及C:N的关系 | 第38-39页 |
2.4.5 植被退化与恢复对湿地N_2O通量影响的生态效应 | 第39-40页 |
2.5 结论 | 第40-41页 |
3 生态修复过程中硝化与反硝化作用对N_2O贡献量的影响 | 第41-51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41-43页 |
3.1.1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 第41页 |
3.1.2 样品培养及测定 | 第41-42页 |
3.1.3 数据统计分析 | 第42-43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43-48页 |
3.2.1 培养过程中退化区土壤N_2O释放速率的变化 | 第43-44页 |
3.2.2 培养过程中修复区土壤N_2O释放速率的变化 | 第44-46页 |
3.2.3 培养过程中未退化区土壤N_2O释放速率的变化 | 第46-47页 |
3.2.4 辽河口湿地不同修复状态下N_2O的来源 | 第47-48页 |
3.3 讨论 | 第48-50页 |
3.3.1 生态修复过程中反硝化细菌对N_2O贡献量的影响 | 第48页 |
3.3.2 生态修复过程中硝化细菌对N_2O贡献量的影响 | 第48-50页 |
3.4 结论 | 第50-51页 |
4 生态修复过程中湿地反硝化功能基因的时空变化与N_2O通量变化的关系 | 第51-56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51-53页 |
4.1.1 样品的采集及预处理 | 第51页 |
4.1.2 土壤样品测定 | 第51-53页 |
4.2 结果与讨论 | 第53-55页 |
4.2.1 土壤中含nosZ基因菌群群落结构及时空变化 | 第53-54页 |
4.2.2 生态修复过程中土壤nosZ基因多样性对湿地N_2O通量的影响 | 第54-55页 |
4.3 结论 | 第55-56页 |
5 总结 | 第56-57页 |
6 存在问题及展望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个人简历 | 第66页 |
学术成果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