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 1.2 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 1.3 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 1.3.1 主要内容 | 第11页 |
| 1.3.2 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 第2章 案情简介与争点归纳 | 第13-16页 |
| 2.1 案情简介 | 第13-14页 |
| 2.2 争点归纳 | 第14-16页 |
| 第3章 争点分析 | 第16-26页 |
| 3.1 司法实务中认定企业间借贷合同无效依据之检讨 | 第16-17页 |
| 3.2 认定企业间借贷合同无效法律依据不足 | 第17-18页 |
| 3.2.1 以“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认定无效缺乏依据 | 第17-18页 |
| 3.2.2 以“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为由认定无效过于牵强 | 第18页 |
| 3.3 认定企业间借贷合同无效缺乏正当性 | 第18-20页 |
| 3.3.1 司法实践 | 第18-20页 |
| 3.3.2 法理基础 | 第20页 |
| 3.3.3 现实需要 | 第20页 |
| 3.4 企业间临时性拆借合同应认定为有效 | 第20-26页 |
| 3.4.1 法律许可的非金融企业间借贷 | 第20-21页 |
| 3.4.2 认可企业间借贷衍生行为而默认企业间借贷行为效力 | 第21-22页 |
| 3.4.3 行业性保护而认可企业间借贷行为效力 | 第22页 |
| 3.4.4 关于企业间临时性拆借合同认定有效的司法实践案例 | 第22-26页 |
| 结论 | 第26-28页 |
| 参考文献 | 第28-30页 |
| 致谢 | 第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