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总体规划论文

街区型住区与城市道路相临界面空间设计策略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7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3页
        1.1.1 社会背景第11-12页
        1.1.2 政策背景第12页
        1.1.3 学术背景第12-13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3-14页
        1.2.1 环境意义第13页
        1.2.2 经济意义第13页
        1.2.3 社会意义第13-14页
        1.2.4 对于街区型住区建设的指导作用第14页
    1.3 研究对象第14-18页
        1.3.1 街区型住区第14-16页
        1.3.2 城市道路第16-17页
        1.3.3 界面第17-18页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8-22页
        1.4.1 国外研究现状第18-20页
        1.4.2 国内研究现状第20-22页
    1.5 相关理论第22-23页
        1.5.1 “Block街区”理论第22页
        1.5.2 环境行为学理论第22页
        1.5.3 其他理论第22-23页
    1.6 本课题主要工作第23-25页
        1.6.1 研究目标第23-24页
        1.6.2 研究框架第24-25页
        1.6.3 研究方法第25页
    1.7 创新点第25-26页
    1.8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二章 相临界面与行为先导性研究第27-36页
    2.1 相临界面先导性研究第27-32页
        2.1.1 界面的特点第27页
        2.1.2 界面的分类第27-28页
        2.1.3 相临界面经典住区案例分析第28-30页
        2.1.4 相临界面的功能属性第30-32页
    2.2 相临界面内行为发生的内在需求第32-34页
        2.2.1 舒适性与美观性第33页
        2.2.2 高效性与安全性第33页
        2.2.3 交流性与归属性第33-34页
        2.2.4 社会性与私密性第34页
    2.3 相临界面设计需解决的矛盾第34-35页
    2.4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三章 相临界面空间设计原则的确定第36-58页
    3.1 相临界面内的活动类别与具体行为方式第36-42页
        3.1.1 活动类别第36-37页
        3.1.2 行为主体分类第37-38页
        3.1.3 具体的行为方式第38-42页
    3.2 具体行为方式对界面空间环境需求研究第42-46页
        3.2.1 行走对界面空间环境的需求第42-44页
        3.2.2 停留对界面空间环境的需求第44-46页
    3.3 相临界面的设计原则第46-57页
        3.3.1 空间布局方面——系统性与多样性原则第46-50页
        3.3.2 行为组织方面——协调性与连续性原则第50-54页
        3.3.3 视觉传达方面——渗透性与层次性原则第54-57页
    3.4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四章 街区型住区与城市道路相临界面空间使用满意度评价研究第58-74页
    4.1 研究设计第58-64页
        4.1.1 研究目的第58页
        4.1.2 评价主体的确定和研究样本的选取第58-63页
        4.1.3 研究兴趣点和评价因素的设计第63页
        4.1.4 研究方法第63-64页
    4.2 调查结果与统计分析第64-71页
        4.2.1 评价主体基本资料第64-65页
        4.2.2 调研结果分析第65-71页
    4.3 评价结果对设计原则的反馈第71-73页
        4.3.1 在空间布局方面第72页
        4.3.2 在行为组织方面第72页
        4.3.3 在视觉传达方面第72-73页
    4.4 本章小结第73-74页
第五章 相临界面空间的设计策略研究第74-112页
    5.1 空间布局策略第75-81页
        5.1.1 整体开放局部围合第75-77页
        5.1.2 关注行为转换空间与设施的布置第77-79页
        5.1.3 以静“观”动,以动“显”静第79-81页
    5.2 行为组织策略第81-99页
        5.2.1“亲“相宜,“疏”有序”第81-90页
        5.2.2 布置“可游性”的空间序列第90-94页
        5.2.3“双多”处理提升空间集聚力第94-99页
    5.3 视觉传达策略第99-111页
        5.3.1 模糊内外界限,提高视觉渗透性第99-104页
        5.3.2 创造丰富的界面景观第104-109页
        5.3.3 对物质要素进行精细化分段处理第109-111页
    5.4 本章小结第111-112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112-115页
    6.1 研究成果第112-114页
    6.2 存在的不足第114页
    6.3 研究展望第114-115页
参考文献第115-117页
书籍部分第117-118页
附录第118-11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第119-120页
致谢第120-121页
附表第121页

论文共12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型海岛度假村建筑中轻钢轻混凝土结构体系的应用研究--以马尔代夫为例
下一篇:超高性能装饰混凝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