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女干部腐败问题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6页 |
(一)研究依据及意义 | 第9-10页 |
1.选题依据 | 第9页 |
2.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二)研究现状分析 | 第10-14页 |
1.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2.研究中的局限 | 第13-14页 |
(三)论文结构、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14-16页 |
1.论文结构 | 第14页 |
2.研究方法 | 第14页 |
3.创新点 | 第14-16页 |
一、新时期女干部腐败问题的相关概念 | 第16-18页 |
(一)腐败的相关概念 | 第16-17页 |
(二)新时期女干部范畴界定 | 第17-18页 |
二、新时期女干部腐败现象分析 | 第18-25页 |
(一)新时期女干部腐败的整体概况 | 第18-22页 |
1.新时期女干部腐败的现状 | 第18-20页 |
2.新时期女干部腐败表现形式 | 第20-22页 |
(二)新时期女干部腐败特点 | 第22-25页 |
1.权色交易更突出 | 第22-23页 |
2.情感支配更显著 | 第23页 |
3.社会反响更强烈 | 第23-25页 |
三、新时期女干部腐败的原因分析 | 第25-35页 |
(一)转型期制度与监督的缺失 | 第25-28页 |
1.权力集中与制度缺失 | 第25-26页 |
2.监督体系交叉与无力 | 第26-27页 |
3.女干部队伍体系不健全 | 第27-28页 |
(二)不良社会文化观念的影响 | 第28-31页 |
1.“官本位”与不良人际关系文化的影响 | 第28-29页 |
2.社会分配与社会教育体系漏洞 | 第29-30页 |
3.社会“隐形”性别歧视现象依然存在 | 第30-31页 |
(三)个人角色定位的偏失 | 第31-35页 |
1.法律意识淡薄与政治信仰缺失 | 第31-32页 |
2.心理脆弱与心态失衡 | 第32-33页 |
3.角色定位失衡与偏差 | 第33-35页 |
四、预防女干部腐败的对策和建议 | 第35-43页 |
(一)加强制度建设与完善监督体制 | 第35-37页 |
1.完善法律与制度建设 | 第35页 |
2.建立健全三重立体监督网络 | 第35-37页 |
3.转变女干部队伍建设观念 | 第37页 |
(二)加强社会管理与营造公平社会氛围 | 第37-40页 |
1.净化与建立和谐透明人际关系网 | 第37-38页 |
2.建立社会法制道德与心理教育 | 第38-39页 |
3.优化女性社会发展环境 | 第39-40页 |
(三)加强个人道德修养与构建和谐家庭氛围 | 第40-43页 |
1.个人建立道德法律防御机制 | 第40-41页 |
2.树立“自尊、自爱、自强、自醒”理念 | 第41-42页 |
3.共建和谐家庭防御堡垒 | 第42-43页 |
结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附录 | 第46-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