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采石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研究--以韩城市西塬村西矿山为例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16页 |
1.1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1.1.1 问题提出 | 第9-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采石矿山环境治理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国外采石矿山环境治理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2.2 国内采石矿山环境治理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第二章 研究区自然地理与地质环境 | 第16-22页 |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条件 | 第16-18页 |
2.1.1 地理位置与交通状况 | 第16-17页 |
2.1.2 气象 | 第17页 |
2.1.3 水文 | 第17页 |
2.1.4 社会经济概况 | 第17-18页 |
2.2 研究区地质环境条件 | 第18-21页 |
2.2.1 地形地貌 | 第18-19页 |
2.2.2 地层岩性 | 第19-20页 |
2.2.3 地质构造与地震 | 第20-21页 |
2.2.4 水文地质条件 | 第21页 |
2.3 人类工程经济活动 | 第2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三章 矿山边坡地质结构及稳定性研究 | 第22-40页 |
3.1 采石边坡环境地质问题 | 第22-25页 |
3.1.1 边坡基本特征 | 第22页 |
3.1.2 边坡变形破坏现状分析 | 第22-25页 |
3.2 边坡地质结构及变形破坏机制分析 | 第25-33页 |
3.2.1 边坡地质结构分析 | 第25-31页 |
3.2.2 边坡变形破坏机制分析 | 第31-33页 |
3.3 基于强度折减法的边坡稳定性分析 | 第33-39页 |
3.3.1 强度折减法基本原理 | 第33-34页 |
3.3.2 计算模型建立及参数选取 | 第34-38页 |
3.3.3 边坡稳定性综合评价 | 第38-3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废渣工程地质特征及边坡稳定性研究 | 第40-52页 |
4.1 废弃渣石环境地质问题 | 第40-43页 |
4.2 废渣物质组成分析 | 第43-46页 |
4.3 废渣堆天然休止角确定 | 第46-47页 |
4.4 堆渣边坡稳定性分析 | 第47-49页 |
4.5 废渣室内击实试验分析 | 第49-50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五章 废弃采石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研究 | 第52-58页 |
5.1 矿区采石边坡环境恢复治理方案 | 第52-54页 |
5.1.1 边坡工程治理方案 | 第52-54页 |
5.1.2 边坡环境恢复治理方案 | 第54页 |
5.2 矿区废渣环境恢复治理方案 | 第54-57页 |
5.2.1 废渣工程治理方案 | 第55页 |
5.2.2 废渣边坡环境恢复治理方案 | 第55-57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8-60页 |
6.1 结论 | 第58-59页 |
6.2 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