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总则论文

试述期待可能性理论及其中国化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引言第8-9页
一、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形成及历史发展第9-13页
    (一)“癖马案”及期待可能性概念的提出第9-10页
        1、“癖马案”的始末第9页
        2、期待可能性概念的提出第9-10页
    (二)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发展第10-13页
        1、期待可能性理论在大陆法系国家的发展第10-11页
        2、期待可能性理论在英美法系国家的发展第11-13页
二、期待可能性理论价值基础及合理性论证第13-17页
    (一)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哲学基础第13-14页
        1、意志自由论第13页
        2、意志决定论第13-14页
        3、相对的意志自由论第14页
    (二)期待可能性理论的伦理学基础——对人性的关怀第14-15页
    (三)期待可能性理论的法学基础——刑法的谦抑性第15页
    (四)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合理性依据——宽容精神第15-17页
三、我国刑法理论引入期待可能性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第17-25页
    (一)引入期待可能性的必要性第17-20页
        1、刑法理论发展的当然走向第17-19页
        2、社会发展阶段的必然需求第19-20页
        3、实现个案正义的有效途径第20页
    (二)引入期待可能性的可行性第20-25页
        1、深厚的法律渊源提供了可行性土壤第20-22页
        2、当前刑法体系提供了可行性基础第22-23页
        3、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提供了可行性支撑第23-25页
四、期待可能性理论与我国刑事立法第25-31页
    (一)期待可能性理论对我国刑事立法的借鉴意义第25-26页
        1、提倡人道主义,注重以人为本第25页
        2、注重伦理底蕴,符合民众朴素观念第25页
        3、保护弱势群体,化解阶层社会矛盾第25-26页
    (二)期待可能性理论中国化需要解决的问题第26-29页
        1、期待可能性的界定标准第26-28页
        2、如何界定期待可能性理论在我国刑法体系中的地位第28-29页
    (三)对期待可能性的法律条文设想第29-31页
        1、总则第29页
        2、分则第29页
        3、诉讼法第29-31页
五、期待可能性理论在我国司法实务中的运用第31-38页
    (一)期待可能性理论对法官的要求第31-33页
        1、法官应将法理与情理相结合第31页
        2、法官应具备同理心第31-32页
        3、官应掌握衡平法则第32-33页
    (二)运用期待可能性应当遵循的原则第33页
        1、严格程序原则第33页
        2、谨慎原则第33页
        3、合理论证原则第33页
    (三)以案说理:期待可能性的两大功能第33-38页
        1、阻却犯罪功能第33-35页
        2、量刑功能第35-38页
结语第38-39页
参考文献第39-41页
致谢第41-42页

论文共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盗窃网络虚拟财产行为定性研究
下一篇:论我国行政处罚与刑罚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