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4页 |
(一) 论文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2页 |
1.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二) 文献综述及研究现状 | 第12-19页 |
(三) 研究思路与结构 | 第19-22页 |
(四) 采取的研究方案 | 第22-23页 |
(五) 论文创新点与不足 | 第23-24页 |
第二章 商业银行安全问题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24-29页 |
(一) 商业银行安全性的界定 | 第24-25页 |
(二) 商业银行安全性的概念特征 | 第25-27页 |
(三) 转型中我国商业银行的特征 | 第27-29页 |
第三章 商业银行安全问题的传导机制 | 第29-32页 |
(一) 银行安全问题在金融体系间的传导 | 第29-30页 |
1. 利率传导机制 | 第29-30页 |
2. 资产价格传导机制 | 第30页 |
(二) 银行安全问题向实体经济的传导 | 第30-32页 |
1. 利率传导机制 | 第30-31页 |
2. 信贷传导机制 | 第31页 |
3. 资产价格传导机制 | 第31-32页 |
第四章 我国商业银行安全性短期因素分析 | 第32-44页 |
(一) 流动性安全问题分析 | 第33-38页 |
(二) 操作安全问题分析 | 第38-39页 |
(三) 信用安全问题分析 | 第39-40页 |
(四) 利率安全问题分析 | 第40-42页 |
(五) 汇率安全问题分析 | 第42-44页 |
第五章 我国商业银行安全性长期因素分析 | 第44-60页 |
(一) 金融体系发展程度与银行安全性分析 | 第44-46页 |
(二) 公司治理有效性与商业银行安全分析 | 第46-48页 |
(三) 商业银行同质化经营与商业银行安全分析 | 第48-51页 |
(四) 地方融资平台与银行安全问题分析 | 第51-52页 |
(五) 房地产融资风险与银行安全性分析 | 第52-54页 |
(六) 影子银行的发展与银行安全性分析 | 第54-56页 |
(七) 金融脱媒与商业银行安全性分析 | 第56-57页 |
(八) 金融创新与银行安全性分析 | 第57-60页 |
第六章 商业银行安全问题的表现与测控 | 第60-68页 |
(一) 商业银行安全测控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 第60页 |
(二) 商业银行安全指标的论述 | 第60-62页 |
(三) 商业银行操作安全指标的构造 | 第62-64页 |
(四) 商业银行信用安全指标的构造 | 第64-66页 |
(五) 商业银行安全性案例分析 | 第66-68页 |
第七章 结论和建议 | 第68-73页 |
(一) 加强风险控制意识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工作 | 第68-69页 |
(二) 深度实行市场化改革,合理定位银政企的新型关系 | 第69页 |
(三) 合理利用外资的同时防范国际风险的侵入 | 第69-70页 |
(四) 商业银行的同质化竞争促使各家银行尽快发展特色业务 | 第70-71页 |
(五) 引导影子银行的良性发展,做商业银行的有益补充 | 第71页 |
(六) 改善盈利模式,降低资本消耗的同时提高利润 | 第71-73页 |
第八章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第九章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