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6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1 气象条件与区域污染的关系研究概况 | 第12-14页 |
1.2.2 持续性环流研究现状 | 第14页 |
1.3本文的框架和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 第16-20页 |
2.1 研究资料 | 第16-17页 |
2.1.1 MODIS气溶胶产品和火点资料 | 第16页 |
2.1.2 NCEP再分析资料 | 第16-17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17-20页 |
2.2.1 相似指标的计算 | 第17-18页 |
2.2.2 个例选取及合成分类 | 第18页 |
2.2.3 HYSPLIT模式介绍 | 第18-20页 |
第3章 中国地区大尺度环流场与气溶胶的年际和季节差异 | 第20-42页 |
3.1 大气环流和气溶胶光学厚度的气候态季节差异 | 第20-27页 |
3.1.1 大尺度环流场气候态的季节差异 | 第20-26页 |
3.1.2 气溶胶光学厚度气候态的季节差异 | 第26-27页 |
3.2 最近15年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年际变化趋势 | 第27-28页 |
3.3 中国东部持续性环流过程及其年际变化特征 | 第28-40页 |
3.3.1 相似指标的分布特征 | 第29-34页 |
3.3.2 持续性环流过程的年际变化及其季节差异 | 第34-4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4章 秋季大气环流形势对中国东部气溶胶分布的影响 | 第42-68页 |
4.1 秋季大尺度环流场和气溶胶的年际变化 | 第42-47页 |
4.2 2001-2010年持续性污染/洁净天气过程 | 第47-53页 |
4.2.1 两个典型个例 | 第47-50页 |
4.2.2 统计结果 | 第50-53页 |
4.3 2001-2010年污染/洁净天气过程分类 | 第53-65页 |
4.3.1 污染过程分析 | 第53-60页 |
4.3.2 洁净过程分析 | 第60-63页 |
4.3.3 两组过程综合比较 | 第63-6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5-68页 |
第5章 中国东部秋季持续性环流过程的年际变化 | 第68-76页 |
5.1 九种持续性类型的相似度检验 | 第68-70页 |
5.2 秋季污染/洁净过程的年际变化 | 第70-75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 第76-80页 |
6.1 本论文主要结论 | 第76-77页 |
6.2 本论文工作的创新点 | 第77页 |
6.3 未来工作展望 | 第77-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6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第86-88页 |
致谢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