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电平软开关逆变器研究
| 摘要 | 第7-8页 |
| ABSTRACT | 第8-9页 |
| 致谢 | 第10-1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26页 |
| 1.1 引言 | 第17-18页 |
| 1.2 逆变器发展现状 | 第18-19页 |
| 1.3 软开关逆变器研究现状 | 第19-24页 |
| 1.4 本课题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 第二章 IGBT等效模型与损耗计算 | 第26-32页 |
| 2.1 IGBT等效模型 | 第26-27页 |
| 2.2 IGBT开关过程及损耗分析 | 第27-31页 |
| 2.2.1 IGBT关断过程 | 第27-28页 |
| 2.2.2 IGBT关断损耗计算 | 第28-29页 |
| 2.2.3 IGBT开通过程 | 第29-31页 |
| 2.2.4 IGBT开通损耗计算 | 第31页 |
| 2.3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 第三章 三电平逆变器介绍及其损耗分析 | 第32-43页 |
| 3.1 三电平逆变器换流介绍 | 第32-34页 |
| 3.2 三电平逆变器调制策略 | 第34-40页 |
| 3.2.1 最近三矢量调制策略 | 第34-38页 |
| 3.2.2 基于载波实现的空间矢量调制法 | 第38-40页 |
| 3.3 三电平逆变器的硬开关损耗分析 | 第40-42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 第四章 新型三电平软开关逆变器拓扑及其参数设计 | 第43-51页 |
| 4.1 新型三电平软开关逆变器 | 第43-44页 |
| 4.2 三电平软开关逆变器换相过程分析 | 第44-47页 |
| 4.2.1 +1→0电平换相分析 | 第44-46页 |
| 4.2.2 0→+1电平换相分析 | 第46-47页 |
| 4.3 软开关损耗计算 | 第47-49页 |
| 4.4 参数设计 | 第49-50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 第五章 三电平软开关逆变器优化 | 第51-67页 |
| 5.1 死区优化 | 第51-61页 |
| 5.1.1 正死区对换相过程及开关损耗影响 | 第53-55页 |
| 5.1.2 负死区对换相过程及开关损耗影响 | 第55-59页 |
| 5.1.3 不同模式下仿真验证分析 | 第59-61页 |
| 5.2 寄生参数影响及其优化 | 第61-66页 |
| 5.2.1 寄生电感影响及其优化 | 第61-63页 |
| 5.2.2 寄生电容影响及其优化 | 第63-66页 |
| 5.3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 第六章 三电平软开关逆变器系统 | 第67-76页 |
| 6.1 实验平台的概述 | 第67页 |
| 6.2 硬件主电路 | 第67-72页 |
| 6.2.1 T型逆变桥选型 | 第68页 |
| 6.2.2 直流侧电容的选取 | 第68-69页 |
| 6.2.3 电源设计 | 第69页 |
| 6.2.4 IGBT驱动电路设计 | 第69-70页 |
| 6.2.5 LCL滤波器参数 | 第70页 |
| 6.2.6 采样及保护电路设计 | 第70-72页 |
| 6.2.7 缓冲电感电容的选型 | 第72页 |
| 6.3 系统控制部分 | 第72-75页 |
| 6.3.1 DSP软件流程 | 第73-74页 |
| 6.3.2 CPLD程序介绍 | 第74-75页 |
| 6.4 人机交互界面 | 第75-76页 |
| 第七章 实验结果分析 | 第76-83页 |
| 7.1 实验参数介绍 | 第76-77页 |
| 7.2 IGBT软硬开关过程对比 | 第77-79页 |
| 7.3 死区实验优化验证 | 第79-80页 |
| 7.4 寄生参数实验验证 | 第80-81页 |
| 7.5 谐振现象及优化效果 | 第81-82页 |
| 7.6 三电平软开关逆变器效率 | 第82-83页 |
| 第八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 | 第83-85页 |
| 总结 | 第83-84页 |
| 展望 | 第84-85页 |
| 参考文献 | 第85-88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88页 |
| 攻读硕士期间申请专利 | 第88页 |
| 参加项目 | 第88页 |